说明:收录全网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B 22 T/YSIA 宜春市富硒产业协会团体标准 T/YSIA 006-2023 宜春大米 种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yichun rice planting 2023- 01 - 13发布 2023 - 02- 13实施 宜春市富硒产业协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YSIA 00 6-2023 I 前 言 本文件按 照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宜春市富硒产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宜春市农业农村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宜春市袁 州区中州米业有限公司、宜春市硒资源开发利用中心、宜春市富硒产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卢坚雯、张标金、汤小明、黄启华、潘灵、卢炜、吴琼、昌晓宇、陈欠林、彭 苏梅、吕婷、李九根、梁文晋、易雨琪、崔伏生、邬文晖、简霜泉、张庆华、荣玲、李文萍、张小华、 李少伟、熊方平 、朱岚、龚紫凤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YSIA 00 6-2023 1 宜春大米 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育秧、整田 和移栽、田间管理、收获、储存和运输、废弃物 的处理和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批准保护的宜春大米的 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354 大米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593 食用稻品种品质 NY 884 生物有机肥 NY/T 1607 水稻抛秧技术规程 DB36/T 855 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规程 DB36/T 856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规程 DB36/T 942 水稻无土基质机械化育秧技术规程 T/YSIA 001 宜春大米 3. 术语和定义 GB/T 1354 和T/YSIA 00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富硒土壤 selenium enriched soil 自然全硒含量在 0.40mg/kg ~3.00mg/kg 之间的土壤。 4. 一般要求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YSIA 00 6-2023 2 4.1 产地环境 应选择富硒土壤,土壤环境质量符合 GB 15618 的标准,灌溉水质符合 GB 5084 的要求,大气质 量符合 GB 3095 的二级以上标准。稻田地势应相对平坦、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旱涝保收、不易 受水旱灾害,集中连片,且远离工矿企业、公路干线、铁路。 4.2 品种要求 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优先选择品质达到 NY/T 593 二级以上品 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 4.3 肥料使用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使用绿肥、 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 使用的有机肥料应符合 NY 525 的规定,使用的生物有机肥应符合 NY 884 的规定。 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江西省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商品肥料;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 (有机肥料及矿质肥料等)。 以施农家肥料、生物菌肥为主。肥料使用必须满足水稻对营养元素的需要,使足 够数量的有机物质 返回土壤,以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生物活性。所有有机或无机 (矿质 )肥料,尤其是富含氮的肥料, 在保证对环境和作物(营养、食味、品质和植物抗性)不产生不良后果的情况下方可使用。采用测土配 方施肥、平衡施肥技术。 4.4 农药使用 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的规定。优先按照 NY/T 393 的准则防治有害生物。 病虫草害的防治应从整个稻田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农业的、生物的、物理的和化学防治手段, 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孽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 少各类病虫草害所 造成的损失。 5. 育秧、整田 和移栽 5.1 种子质量 选择富硒能力强、抗病虫、抗倒伏、产量较高的优质中晚稻品种。品种每三年更换一次。 品种的生长期要能满足赣北地区气候条件、茬口要求、适应性好、熟期适宜。 为了保证富硒水稻生产的种子,应严格按照粮食种子质量标准 GB 4044.1 的水稻二级以上良种标 准执行。 5.2 育秧 5.2.1 种子处理 选择晴朗微风的天气,把种子摊在干燥向阳的土地、席垫上,连续晒 1d~2d,增强种皮的透气性, 提高发芽势和出苗率。 利用风选净度仪、 簸箕等去除杂质和空瘪粒。 将水稻种浸泡于 25%咪鲜胺乳油 2500 倍~ 3000倍稀释液中 24h~30h,再催芽播种 。 5.2.2 播种期 根据品种生育期确定, 在 5月下旬或 6月上旬播种, 安排在 8月下旬~ 9月上旬抽穗。 避开高温期杨花。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YSIA 00 6-2023 3 5.2.3机插育秧 根据使用的基质类型按照 DB36/T 855 或 DB36/T 942 的要求进行。 5.2.4 抛秧育秧 抛秧的育苗按照 NY/T 1607 的规定进行。 5.2.5 人工移栽育秧 按传统方法操作,秧床常规稻播种量为 45g/m2~60g/m2,杂交稻为 30g/m2~40g/m2。苗期注意防治 苗瘟、稻蓟马、稻飞虱、南方水稻 黑条矮缩病、螟虫等。 5.3 整田 冬闲田利用冬季农闲时间,耕翻深度在 20cm以上,翻埋头年晚稻遗留下来的秸秆,耕翻前人工将 秸秆均匀分散开,耕翻后灌深水浸沤稻桩。绿肥田在移栽前 15d~20d,每 666.7m2施生石灰 15kg~20kg, 翻压、沤制,让绿肥充分腐烂。 pH<5.5的稻田结合耕翻每亩施用 50kg生石灰。移栽前机械耕整水田, 旋耕深度 15cm,田面要求平、整、烂、滑,无杂草残茬,无大土块,保持 3cm~5cm浅水层,沉实 2d~ 3d。 5.4 移栽 根据移栽方式和秧龄适时移栽, 移栽密度根据水稻品种类型和基础地力情况: 1.7万蔸 /666.7m2~2.0 万蔸 /666.7m2。 机械化插秧应符合 DB36/T 856 的要求,抛秧移栽过程应符合 NY/T 1607 的要求。 6. 田间管理 6.1 水浆管理 管理原则:浅 -露-晒-湿结合,充分利用降雨补充灌溉。 沟渠配套:田间做到沟渠系配套,灌排分开。 管理技术:施肥后让田中肥水自然落干,并露田 1d~2d以利稻根下扎,排除有毒气体,避免肥水流 失。返青分蘖期,保持薄水以利立苗,立苗后实施浅水勤灌。分蘖末期,晒田健苗,当苗封行快拔节时, 排水晒田,晒至叶色稍退,田间泥不陷脚,表土露白根,分蘖停止, 茎杆粗壮。孕穗至齐穗期,浅水勤 灌,保持浅水层,做到有水抽穗。灌浆成熟期,实行间歇灌溉,以湿润为主,有利生根壮籽,收割前 5d~ 7d排水落干。 6.2 肥料运筹 6.2.1 施肥原则 坚持安全优质、化肥减量增效、有机为主的肥料施用原则。根据测土配方结果调节肥料施用量,氮 磷钾大量元素肥料运筹按照基肥和追肥结合, 速效肥和缓效肥结合的方式进行; 冬季种植紫云英等绿肥, 稻草秸秆全量还田,增施商品有机肥和腐熟农家肥;化肥施用时需与有机肥或生物肥等配合使用。 6.2.3 施肥方法 根据当地土壤肥力水平和产量目标确定施肥量。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YSIA 00 6-2023 4 目标产量 500 kg/亩~ 600 kg/亩,氮肥( N)、磷肥( P2O5)和钾肥( K2O)每亩用量分别为 13 kg~ 14 kg、5 kg~6 kg和8 kg~10 kg。 肥料运筹:氮肥( N)基肥(移栽前):分蘖肥(栽后 5d左右):穗肥(拔节后 7d~12d)的比例 为5:2:3;磷肥( P2O5)全部基施;钾肥( K2O)按照基肥:穗粒肥为 5:5~6:4施用。 整田时施足基肥。 基肥以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为主, 翻耕前每亩施腐熟农家肥 (绿肥、 厩肥) 2000 kg,或腐熟的饼肥或商品有机肥 50kg,其中有机肥用量占基肥总量的 70%~80%,化肥用量(缓控释 / 失肥、专用配方肥等)占基肥总量的 20%~30%。抽穗后一般不施肥,如有个别明显脱肥田块,可及时 施用适量速效生物肥或者喷施叶面肥。 6.3 病虫草害防治 6.3.1防治原则 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 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严格控制使用化学农药。 6.3.2 主要病虫草害 病害: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南

pdf文档 T-YSIA 006—2023 宜春大米种植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YSIA 006—2023 宜春大米种植技术规程 第 1 页 T-YSIA 006—2023 宜春大米种植技术规程 第 2 页 T-YSIA 006—2023 宜春大米种植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1-14 09:27:2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