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030.50
CCS
J88
团体 标准
T/QGCML 607—2023
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waste heat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of air compressor
2023 - 01 - 11发布 2023 - 01 - 26实施
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CML 607 —2023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构成及原理 ................................ ................................ ......... 1
5 技术要求 ................................ ................................ ........... 2
6 工艺流程 ................................ ................................ ........... 3
7 测试与验收 ................................ ................................ ......... 4
附录A(资料性) 能量转换 ................................ ............................. 5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CML 607 —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 阳煤纳谷(山西)节能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 山西国辰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阳煤集团纳谷(山西)气凝胶科创城
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郭广利、张跃飞、程建涛、卜彦峰、令狐建设、马全动、徐勤保、王小建、牛
毓慧、李彦斌、李淑敏、王董平、王志文、任守斌 、张德忠、段建田、王志伟、马绍温、李文静、高永
军。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CML 607 —2023
1
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 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规程 的术语和定义、 构成及原理、技术要求、工艺流程、测
试与验收 。
本文件适 用于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51 热交换器
GB/T 16665 空气压缩机组及供气系统节能监测
GB/T 27698.1 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7698. 2 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 第2部分:管壳式换热器
GB/T 27698.3 热交换器及传热元件性能测试方法 第3部分:板式热交换器
GB/T 28712.1 热交换器型式与基本参数 第1部分:浮头式热交换器
GB 5023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 50275 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NB/T 47004.1 板式热交换器 第1部分:可拆卸板式热交换器
NB/T 47008 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
NB/T 47009 低温承压设备用合金钢锻件
NB/T 47010 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 air compressor waste heat recovery
螺杆空压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 通过油回收为主,气回收为辅 ,回收空压机由电能转
化为机械能所产生的热量。
4 构成及原理
4.1 系统构成
螺杆式空压机余热 回收利用系统 包括:空压机余热回收机组、温控比例调节阀、 电动阀、加压水泵 。
4.2 余热回收原理
空压机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将输入的能量进行转化, 计算方法见附录 A,将分离出来的高温高压油
气送入后置冷却系统,在后置冷却系统的作用下将高温高压油气进行冷却降温,冷却完毕后,润滑油被
分离出来, 如图1所示为常规空压机冷却示意图。 被分离出来的润滑油温度大约在 70~90 ℃,在空压
机所产生的余热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对油路系统和气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将 原来的冷却器用
余热回收装置进行替代,将空压机产生的热量加以回收, 图2为空压机余热回收原理图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CML 607 —2023
2
图1 空压机冷却系统
图2 空压机余热回收原理图
4.3 空压机余热 回收机组工作原理
a) 空压机启动状态:当空压机冷态启动时,冷却油的温度较低,此时油冷却器旁通阀、余热机
组旁通阀关闭,冷却油 不经过余热机组和油冷却器而直接进入空压机机头;
b) 余热回收机组工作状态:
1) 空压机运行一段时间后, 冷却油温度开始升高,当 油冷却器温度升高到余热机组旁通阀
的设定值时,此阀 (及压缩气体冷却器旁通阀) 自动打开,冷却油 (压缩气体) 进入余
热机组将热量传递给 常温水(若有压缩气体余热回收装置,则常温水首先进入压缩气体
余热回收装置进行预热) ,然后进入下一流程;
2) 如果经过余热机组热交换后冷却油的温度低于油冷却器旁通阀设定值, 则不进入油冷却
器而直接进入空压机工作腔内;
3) 如果经过余热机组进行热交换后的冷却 油温度高于冷却器旁通阀的设定值,则先进入油
冷却器进行冷却,然后再进入空压机内进行循环;
4) 通过余热利用机组与空压机所产生的高温 油气进行换热获得热水,冬季可加热到 50℃以
上,夏秋季节 65℃以上。
c) 余热机组停止工作状态:当余热利用机组装置不工作时,此时余热机组不进行热交换,冷却
油(压缩气体) 仍然保持高温状态,于是冷却 油经油冷却器旁通阀进入油冷却器冷却后再进
入空压机(压缩气体经 旁通阀进入气体冷却器冷却后再进入下一流程) ,保证空压机正常运
行。
注: 气路余热回收装置,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安装。
5 技术要求
5.1 热能回收技术 回油 空压机 进油 油路余
热回收
装置 高温
气 体
热水 保温水箱 压缩气体
自来水
淋浴
供暖
锅炉补水
其他 油气
分离
装置
zg 气路余热回收
装置 终端使用
预热水 空气
空气过滤器 净化空气
压缩主机 油气混合物
油气分离器
冷却器 油 气
压缩气体 回油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CML 607 —2023
3 螺杆式空压机余热 回收利用系统 可回收利用热量的比例 见表1,将压缩过程中的高温油气热能,通
过热交换传递给常 温水,实现热能 回收利用:
a) 电动机带动螺杆旋转,空气经过过滤器被吸入螺杆空压机中压缩成高压空气,并与循环油混
合形成高压高温油气混合气体,进入油气分离器;
b) 油气混合气被分离成油气和空气后,其中的压缩空气经冷却器散热后供给用气点,而循环油
气在油气分离器中被分离,凝结成液态后,再 经前冷却器散热及过滤器过滤,回到 空压机完
成一个循环过 程;
c) 空压机余热回收机组是将高温循环油和高温压缩气体引入 余热回收 机组内,空压机运行过程
中所产生的热能被 余热回收 机组充分回收,同时 空压机得以降温。
表1 螺杆式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可回收利用热量的比例
总热量( 100%)
难以利用热量( 5.3%) 可回收利用热量( 94.7%)
热辐射损耗
(2.1%) 余热回收系统损耗
(3.2%) 油路系统
(72.8%) 气路系统
(21.9%)
5.2 热交换器要求
5.2.1 热交换器是余热回收
T-QGCML 607—2023 空压机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1-12 17:30:1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