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CCS B 05 3715
聊城市 地方标准
DB3715/T 22—2022
日光温室秋延迟黄瓜水肥一体化
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fertigation for late autumn cucumber production in
solar -greenhouse
2022-09-26发布 2022-10-26实施
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15/T 22 —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聊城市农业农村局提出、组织实施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聊城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莘县农业农村局、聊城市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
阳谷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临清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聊城市金彭陶水利管理服务中心、冠县
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苑学亮、王怀珍、魏立君、冯璐璐、李伟、秦广杰、姜新、房媛、申铜飞、徐
倩、郭善兴、李莉、李朋朋、王宪刚、李虎申、翟合生。
DB3715/T 22 —2022
1
日光温室秋延迟黄瓜水肥一体化
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日光温室秋延迟黄瓜水肥一体化生产的术语与定义、 产地环境、 水肥一体化技术要求、
栽培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
本文件适用于聊城市日光温室秋延迟黄瓜水肥一体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3663.2 给水用聚乙烯( PE)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材
GB 16715.1 瓜菜作物种子 第1部分:瓜类
GB/T 23416.3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第3部分: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587 黄瓜等级规格
NY/T 2119 蔬菜穴盘育苗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日光温室 solar-greenhouse
以太阳能为主要能源,南(前)屋面为采光面,东、西、北(后)三面为保温围护墙体,并有保温
后屋面和保温覆盖材料的温室。
3.2
水肥一体化 integration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将肥料溶解在水中, 借助微灌系统, 在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使水和肥料在土壤中以优化的组合状
态供应给作物吸收利用,实现水和肥一体化利用和管理 。
4 基本要求
4.1 产地环境
DB3715/T 22 —2022
2 选择土层深厚, 排灌条件好, 地下水位较低, 地势平坦, 质地适中的地块,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5010的规定。
4.2 灌溉水质
灌溉水源必须清洁无污染,水质符合 GB 5084的要求。
5 水肥一体化 系统要求
水肥一体化系统主要由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 组成。
5.1 首部枢纽
首部枢纽包括水泵、控制设备仪表、过滤器和施肥器等。
5.1.1 水泵
根据水源状况及灌溉面积选用适宜的水泵种类和合适的功率。
5.1.2 控制设备仪表
控制设备仪表包括压力表、逆止阀、空气阀等。
5.1.3 过滤器
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选择离心过滤器 +网式或叠片过滤器;地表水 作为灌溉水源 宜选用介质式或 叠
片过滤器 。
5.1.4 施肥器
施肥器采用文丘里施肥 器、比例式施肥泵、注肥泵均可 。
5.2 输配水管网
输配水管网是按照系统设计, 由干管、 支管和毛管组成。 干管通常采用 PVC材质, 支管和毛管采用 PE
材质,支管直径 32 mm~40 mm,毛管直径14 mm~16 mm。管材质量应符合 GB/T 13663.2 的规定。
5.3 肥料选择
应选择田间条件下易溶于水,杂质少、不沉淀或沉淀少的肥料,肥料使用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5.4 微灌施肥系统 运行管理
微灌的关键是防堵塞。 施肥前, 先用清水冲洗管道 10 min~15 min, 施肥后, 继续用清水灌溉 10 min~
15 min,将管道内残留肥液全部排出。每 30天清洗肥料罐一次,依次打开各个末端堵头,使用高压水流
冲洗主、支管道。按设备说明书要求保养注肥泵。灌溉施肥过程中,若供水中断, 应关闭施肥装置进水
管阀门,防止肥液倒流。大型过滤器的压力表出口读数低于进口压力 0.6~1个大气压( atm)时清洗过
滤器。小型过滤器每 30天清洗1次。
6 栽培管理
6.1 品种选择
DB3715/T 22 —2022
3 选择抗病性强、耐低温、耐盐碱、耐弱光、适应性广、商品性好、优质高产的品种。种子质量要符
合GB 16715. 1中的相关 要求。
6.2 茬口安排
黄瓜秋延迟栽培一般在 6月上中旬播种育苗, 7月上中旬定植, 8月中下旬开始收获, 11月上中旬拔
秧。
6.3 育苗
可从育苗企业购买商品种苗,也可自行育苗。
自行育苗可采用穴盘育苗方法,参考 NY/T 2119 中的相关规定。砧木幼苗子叶全部展开,第一片真
叶长1 cm左右时为嫁接适期,采用黄瓜顶芽插接技术嫁接。嫁接后,用新地膜覆盖严,防止嫁 接苗感病
和失水萎蔫。 嫁接后3天内不宜放风、温度保持在 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 90 %~95 %,促进嫁
接口愈合, 提高嫁接苗成功率, 3天后逐渐增加通风换气时间和换气量,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 在70 %~90 %,
7天后接口愈合, 嫁接苗转入正常管理,昼温 22 ℃~28 ℃,夜温 16 ℃~18 ℃,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50 %~70 %。
7 生产技术
7.1 整地施肥
每667 m2基施腐熟有机肥料 5000 kg或商品有机肥 1000 kg,化肥折纯 氮(N)12.0 kg、磷(P2O5)
12.0 kg、钾(K2O)12.0 kg,硫酸锌 1.0 kg、硼砂0.5 kg,整地前撒施。深翻 25 cm~30 cm,旋耕耙
平。
7.2 起垄、定植及滴灌管铺设
采用大小行起垄种植,垄高 20 cm~30 cm,大行行距 80 cm~90 cm,小行行距 60 cm~70 cm。根据
品种特性、 气候条件及栽培习惯确定株距,一般每 667m2定植2200株~2600株。选择嫁接后 10天~15天,
1叶1心~2叶1心、生长健壮、子叶完好、 茎粗节短、 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的幼苗定植 。定植
后浇透水,滴灌管(带)在垄上小行铺设,间距 60 cm~70 cm,每垄铺设 2根,滴管(带)出水孔朝上,
顺直铺平,长度与栽培垄等长。定植后 7天~10天,栽培垄覆盖地膜,宜选择全生物降解地膜 。
7.3 田间管理
7.3.1 温度管理
定植后,日光温室内昼温保持 25 ℃~30 ℃,夜间20 ℃~22 ℃。缓苗后至结瓜前,棚内昼温保持
25 ℃~28 ℃,夜间 15 ℃~18 ℃。进入结瓜期 后,白天上午棚室 温度保持在 25 ℃~30 ℃,使植株处
于最佳光合温度。棚内温度超过 30 ℃要及时放风,放风口由小到大,下午保持 20 ℃~25 ℃,25 ℃时
闭棚。夜间温度保持 在15 ℃~20 ℃,不可过高或过低。温度过高,呼吸作用强,光合产物消耗大,产
量低,温度过低会对植株产生冷害。
7.3.2 光照管理
选择透光性好的无滴膜,保持膜面清洁。揭、盖草苫的适宜时间,晴天以阳光照到采光棚面为准,
阴天以揭开草苫后室内气温无明显下降为准。 夏秋高温季节覆盖遮阳网降温。
DB3715/T 22 —2022
4 7.3.3 空气湿度
根据黄瓜不同生育阶段对湿度的要求和控制病害的需要, 定植期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 80 %~90 %、
开花结瓜期为 70 %~80 %。
7.3.4 植株调整
在植株展蔓前开始吊蔓。每行黄瓜上方顺向拉设铁丝,将尼龙绳上端绑在铁丝上,下端缠绕在秧苗
子叶下部距离地面 10 cm~25 cm处。随着植株伸长,不断将瓜蔓缠绕在吊绳上。 及时摘除病叶、老叶、
畸形瓜。
7.4 水肥管理
7.4.1 总体要求
按照目标产量 6000 kg/667 m2水平,单茬黄瓜生育周期内,每 667 m2灌溉用水量为 120 m3~160 m3,
化肥养分折纯氮( N)17.3 kg、磷(P2O5)10.9kg、钾(K2O)20.8kg。根据黄瓜生育期,灌溉水量和施
肥量分配如下。
7.4.2 定植期
定植时灌溉 1次,每667 m2用水量约 20 m3。
7.4.3 苗期
该期25天~30天,灌溉周期 12天~15天,共灌溉 2次。每次 667 m2用水量10 m3~12 m3;第2次浇水
时每667m2用肥量氮( N)1.6 kg、磷(P2O5)1.2 kg、钾(K2O)1.4 kg。
7
DB3715-T 22-2022 日光温室秋延迟黄瓜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规程 聊城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1-12 17:30:0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