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CCS B 40
3715
聊城市 地方标准
DB3715/T 7—2022
黑水虻饲养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eeding black soldier fly
2022 - 09-26发布 2022 - 10 - 26实施
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15/T 7 —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聊城市农业农村局提出、组织实施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聊城大学、聊城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聊城市东昌府区农业农村局、聊城市
市场监管综合服务中心、聊城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路胜、陈利飞、王桂英、商荣升、刘承军、侯国生、王金辉、孟庆琨。
DB3715/T 7 —2022
1
黑水虻饲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水虻的饲养场地选择、饲养设施要求、饲养管理技术、病敌防控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黑水虻的饲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控制质量标准
GB 13078 -2017 饲料卫生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标准
GB/T 19168 -2003 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
GB/T 27622 -2011 畜禽粪便贮存设施设计要求
GB 500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T 50062 -2008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NY 525-2002 有机肥料
NY 884-2012 生物有机肥
NY/T 1168 -2006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 1169 -2006 畜禽场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NY/T 3023 -2016 畜禽粪污处理场建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黑水虻 hermetia illucens l
属双翅目水虻科食腐性昆虫,取食畜禽粪便和生活垃圾,一生经历卵、幼虫、预蛹、蛹、成虫五个 虫态。
3.2
诱导产卵 Induced spawning
利用动物粪便或腐败性有机物等臭味物质作为产卵诱导剂,引诱黑水虻进行定点产卵的方法。
3.3
虫沙 frass
黑水虻幼虫采食有机废物排出的代谢物及采食剩余物。
DB3715/T 7 —2022
2 3.4
餐厨垃圾 food waste
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和家庭日常生活等产生的食品废料、饮食残余、过期食品等的废弃
物。
4 形态和习性特征
黑水虻形态和习性特征见附录 A。
5 场地选择
在饲喂原料地就近选址地势高、干燥、通风向阳 、农牧结合方便、自然隔离条件好的区域,具备交
通、电力、给水和排水条件
以餐厨剩余物为原料的场地选择参照以上执行。
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的 场地宜设置在畜禽养殖场 (含养殖小区) 内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并符合NY/T 1168 -2006。
6 设施设备
6.1 成虫房
成虫房建设符合以下要求:
a) 成虫房符合 全场整体规划要求,应选择在场区的上风向或侧风向;
b) 根据 15 kg/m2~20 kg/m2 预蛹的饲养量来确定建设规模;
c) 屋檐高 2.8 m~3.5 m,屋顶选用钢化玻璃、塑料薄膜、采光板等透光性好的材料建设;
d) 地面硬化、防水、防渗;
e) 房内满足栖息条件(如悬挂大叶仿真绿植等);
f) 安装补水、控温、通风系统,并符合 GB/T 50062 -2008 、GB 50013、GB 50014、GB 50015、GB
50016要求。
6.2 幼虫饲喂房
幼虫饲喂房房建设符合以下要求:
a) 在成虫房就近选址,处于成虫房下风向或侧风向;
b) 成虫房面积:幼虫饲喂房面积 =1:4~1:10;
c) 屋檐高 2.8 m~3.5 m,宜采用钢架大棚或塑料大棚建设;
d) 地面硬化、防水、防渗,符合 GB/T 27622-2011、NY/T 1168-2006、NY/T 1169-2006 及NY/T
3023-2016 的要求;
e) 建设或配备幼虫饲喂设施;
f) 宜搭建立体养殖架或修建水泥饲养池。
7 饲养管理
DB3715/T 7 —2022
3 7.1 成虫
成虫饲养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a) 将羽化前 2 d~3 d 的蛹放入成虫房;
b) 用2 %的红糖水喷雾给水;
c) 宜在12: 00~17: 00喷雾给水,每次喷雾 15 s~30 s,喷量30 mL/m2~60 mL/m2,喷雾至地
面潮湿但不形成积水即可;
d) 饲养温度 28 ℃~32 ℃。
7.2 产卵与孵化
按以下方法进行产卵与孵化:
a) 将畜禽粪便或腐败性有机物等臭味物质搅拌混制成产卵诱导剂,含水率 85 %~90 %;成虫羽
化后2 d~3 d,将产卵诱导剂放入诱导盆中,置于成虫房内,避免阳光直射,用 20目~30
目纱网封口,上方放置产卵板,诱导产卵;
b) 每天收集虫卵置于孵化盘中,每周更换一次产卵诱导剂;
c) 将装有虫卵的孵化盘放入孵化箱,温度控制在 30 ℃~32 ℃,湿度控制在 70 %~80 %,48 h
后放置于装有饲料的盆上方继续孵化, 60 h~84 h 后孵化完成;
d) 饲料配比为豆粕:玉米面:米糠 =1:2:3,含水率 65 %~75 %。
7.3 幼虫
7.3.1 初孵幼虫的培育
孵化完成后,将饲料盆取出继续培育 3 d,环境温度控制在 26 ℃~28 ℃,适时添加饲料,配比为
豆粕:玉米面:米糠 =1:2:3,含水率 65 %~75 %。
7.3.2 养殖方式
饲喂原料为畜禽粪便时,宜采用地面平养方式,修建水泥饲养池,尺寸以便于人工操作为宜,池高
25 cm~30 cm。饲养池可建双排或多排,两排之间设置 80 cm~120 cm过道。
饲喂原料为餐厨剩余物时,宜采用立体养殖方式,一般搭建 3层~4层立体养殖架,宜采用长 ×宽×
高为110 cm×70 cm×30 cm的箱体饲喂。
7.3.3 饲喂原料预处理
餐厨剩余物通过清杂、破碎,宜采用麦麸或米糠等辅料调节含水率至 70 %~80 %。
禽粪便搅拌混匀,若粪便含水率低于 70 %,加水调至 70 %~80 %,若粪便含水率高于 80 %,用麦麸
或米糠等辅料调至 70 %~80 %。
7.3.4 饲喂
按以下要求饲喂:
a) 将3日龄的幼虫按 15 g/m2~20 g/m2 卵孵化的幼虫量置于饲养池(盆)中;
b) 均匀撒投预处理 好的饲喂原料到饲养池(盆)中,环境温度 15 ℃~32 ℃,分上、下午投喂
两次;
c) 餐厨剩余物饲喂 8 d~10 d 虫料分离;
d) 畜禽粪便 12 d~15 d 虫料分离;
e) 饲养池(盆)内温度高于 45 ℃时,宜翻动降温。
DB3715/T 7 —2022
4 7.4 种虫
幼虫分离后,按 5 %~10 %的比例选留优质个体作为种虫二次饲喂,饲料配比参照 7.3.1,待70%的
幼虫变为棕黑色的预蛹后停止饲喂。
7.5 蛹化
将预蛹放置于通风良好、干燥、阴凉, 15 ℃~25 ℃环境下蛹化。
8 分离和利用
8.1 虫料分离
可按以下方法之一进行虫料分离:
a) 物料用人工进行翻抛,待幼虫钻入下层后,将上层物料清出,反复多次,直至幼虫净度达到
使用要求;
b) 采用网孔 1 cm×1 cm 和0.5 cm×0.5 cm的筛子进行二级筛分,先粗后细;
c) 采用专用虫料分离设备进行幼虫和虫沙的分离。
8.2 利用
幼虫作为动物蛋白饲料利用,应符合 GB 13078 -2017要求。虫沙可直接利用,制成有机肥料,应符
合NY 525-2002的要求,制成生物有机肥应符合 NY 884-2012要求。
9 病敌害防控
病敌害防控符合以下要求:
a) 养殖器具和养殖场地应定期清洁消毒,所用消毒制剂应符合 GB/T 19168-2003规定。
b) 若出现黑水虻幼虫病死现象,需整池(盆)清除,并用生石灰对饲养池(盆)进行消毒;
c) 在幼虫饲喂房四周设置防鸟网,或在饲养池(盆)上方覆盖防鸟纱网;
d) 饲料原料中不应添加苍蝇药、杀虫剂等药物 。
DB3715/T 7 —2022
5 A A
附录 A
(资料性)
黑水虻形态和习性特征
A.1 形态和习性特征
A.1.1 成虫形态
灰黑翅,口器退化,触角宽、扁且长,体长 15 mm~20 mm,身体主要为黑色,雌虫腹部略显红色,
第二腹节两端各
DB3715-T 7-2022 黑水虻饲养技术规程 聊城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1-12 17:30:0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