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05
1301
石家庄市地方 标准
DB 1301/T 436—2022
果树间作紫花苜蓿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thealfalfa intercropping cultivation in orchard
2022 - 11 - 03发布 2022 - 12 - 03实施
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1301/T 436 —2022
I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技术流程图 ......................................................................... 1
5 园地选择 ........................................................................... 2
6 播前准备 ........................................................................... 2
7 播种 ............................................................................... 3
8 田间管理 ........................................................................... 3
9 病虫害防治 ......................................................................... 3
10 刈割 .............................................................................. 4
11 追溯记录 .......................................................................... 4
附录A(资料性) 追溯记录表 ........................................................... 5
图1 果树间作紫花苜蓿技术流程图 ....................................................... 2
表A.1 果树间作紫花苜蓿技术环节记录表 ................................................. 5
DB 1301/T 436—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灵寿县仁爱家庭农场、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雅、徐秋良、张丽玲、白春梅、郑书海、苏振济、周广英、胡启龙、丁
鑫、张晓英。
DB1301/T436—2022
1果树间作紫花苜蓿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果树间作紫花苜蓿的技术程序, 规定了果树间作紫花苜蓿栽培过程中的园地选择、 播
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刈割的操作步骤 ,描述了果树间作紫花苜蓿栽培技术关键环节
的追溯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石家庄市地域的果园间作紫花苜蓿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6141—2008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技术流程图
果树间作紫花苜蓿技术流程图如图 1所示。
DB 1301/T 436 —2022
2 开始
结束园地选择 (见5)
播前准备 (见6)
种子准备 (见6.2) 整地施肥 (见6.3) 品种选择 (见6.1)
播种(见7)
播种时间 (见7.1) 播种方式 (见7.2) 播种量(见7.3) 播种深度 (见7.4)
病虫害防治 (见9) 刈割(见10) 田间管理 (见8)
灌溉与排水
(
见8.1
)施肥
(
见8.2
)防治原则
(
见9.1
)主要病虫害
(
见9.2
)农业防治
(
见9.3
)物理防治
(
见9.4
)化学防治
(
见9.5
)刈割时间
(
见10.1
)刈割次数
(
见10.2
)留茬高度
(
见10.3
)杂草防除
(
见8.3
)
图
1 果树间作紫花苜蓿技术流程图
5 园地选择
宜选择行距 4 m以上的果园进行间作,果树两侧各留 1 m宽生长带。要求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
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壤以沙壤土、黏土为宜。
6 播前准备
品种选择
因地制宜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性强、耐盐碱、秋眠级紫花苜蓿的秋眠级1)3级~5级、已通过国家或
省级审定的品种。
1)紫 花苜蓿的秋眠级是不同品种生长期长短和抗寒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测定紫花苜蓿秋季生长情况(株高)来确定级别,一般分为 9
级,1级~3级为强秋眠性品种,4 级~6级为中等秋眠性品种,7 级~9级为弱秋眠性品种或非秋眠性品种。秋眠级低的品种抗寒性
强,但秋季生长缓慢,秋眠级高的品种则相反。
DB 1301/T 436 —2022
3
种子准备
种子应符合 GB 6141 —2008 中的三级及以上的规定。
硬实率超过 30%的种子可在阳光下晒 3 d~5 d,或加种子重量 1.2倍~1.5倍的沙子放在碾子上碾20
转~30转,使种皮产生裂纹,降低其硬实度,也可将种子用 50 ℃~60 ℃温水浸泡 0.5 h~1 h后晾干播
种。
播种前需要进行根瘤菌接种,选用商品专用紫花苜蓿根瘤菌剂按照使用说明制好菌液,均匀喷洒在
种子上,经搅拌,使每粒种子都能与菌液充分接触,然后立即播种。
包衣种子播前不需要种子处理。
整地施肥
整地要求地面平整、表土疏松、土块细碎、墒情足、无杂草,耕深 20 cm以上。结合整地每亩施腐
熟有机肥1 000 kg左右,之后旋耕,耙平耙细。
7 播种
播种时间
春播以3月下旬至 4月上旬为宜,秋播以 8月中旬至9 月中旬为宜。
播种方式
条播行距为 15 cm~20 cm ,撒播要保证种子均匀,条播、撒播后均应镇压。
播种量
条播裸种子亩播种量为1 kg ~1.2 kg ,包衣种子亩播种量为 1.5 kg~ 2 kg;撒播播种量较条播增加
20%~30% 。
播种深度
黏土1 cm~ 1.5 cm,沙壤土 2 cm~3 cm。
8 田间管理
灌溉与排水
播后宜及时浇水;其他生长时间根据果树的实际需水量进行正常灌溉,不专门针对紫花苜蓿进行浇
水;每茬刈割后要及时浇水,利于再生,提高产量。多雨时节,应注意及时排除积水。
施肥
返青前、刈割后结合果树进行施肥、浇水。
杂草防除
采用人工、机械和化学方式。幼苗期、返青后、刈割后要防除杂草。
9 病虫害防治
DB 1301/T 436 —2022
4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
原则,针对紫花苜蓿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特性,兼顾果树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综合防治。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锈病、霜霉病、白粉病、褐斑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甜菜夜蛾等。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 提高作物自身抗性; 注意排水, 防止田间积水; 返青前或刈割后及时清除田间残茬、
杂草和病株残体;生长期发现病株立即拔除。
物理防治
田间设置杀虫灯、悬挂粘虫板进行诱杀。
杀虫灯采用棋盘式布局,各灯间距为 200 m~240 m ,灯的底端(接虫口)离地120 cm~ 150 cm。
蚜虫采用黄板诱杀,蓟马采用蓝板诱杀,粘虫板下沿应与紫花苜蓿生长点齐平,每亩悬挂25 cm ×
30 cm规格的粘虫板25 张~30张,或 20 cm×30 cm规格的 35张~40张。
化学防治
按照 GB/T 8321 (所有部分) 的规定执行。
10 刈割
刈割时间
生长高度达到40 cm 左右时要及时刈割,果树生
DB1301-T436-2022 果树间作紫花苜蓿技术规程 石家庄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1-12 17:30:0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