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75.160.10
H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01—2013
代替GB/T2001—1991
焦
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
Coke—Determinationofproximateanalysis
2013-12-17发布 2014-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Ⅰ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水分的测定 1 ………………………………………………………………………………………………
4 灰分的测定 3 ………………………………………………………………………………………………
5 焦炭挥发分的测定 6 ………………………………………………………………………………………
6 焦炭固定碳的计算 8 ………………………………………………………………………………………
7 自动工业分析仪测定方法 8 ………………………………………………………………………………
8 试验报告 8 …………………………………………………………………………………………………
附录A(规范性附录) 自动工业分析仪测定方法 10 ………………………………………………………GB/T2001—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001—1991《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与GB/T2001—1991相比主要变化
如下:
———增加了前言部分;
———标准格式进行了修改,结构做了调整;
———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适当修改;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删除了GB/T9977《焦化产品术语》和YB/T5155《焦化产品测定方法通
则》;
———在3.2原理中,增加了“置于预先鼓风的干燥箱中”;
———在3.4.2浅盘中增加了“耐热、耐腐蚀材料,其规格应能容纳500g样品,且单位面积负荷不超
过1g/cm2,浅盘深约20mm”;
———在3.4仪器设备中,将试验所用工业天平的感量改为0.1g;在3.6.1中,全水分的测定步骤中
将称样量改为(500±10)g,精确到0.1g;
———在3.6.2空气干燥基水分的测定方法中,在试验步骤中增加了预先鼓风和在一直鼓风的条件
下干燥;
———在3.6.2.1、4.6.1.1、4.6.2.1中将称准至0.0002g改为精确到0.0001g;
———将标准中的“称准至”均改为“精确到”;
———在3.6.2.2、4.4.2和5.5.2中分别增加了注;
———在4.4.1和5.3.2中增加了“热电偶至少每年校准一次”;
———增加了4.4.6耐热瓷板或石棉板;
———在4.6.1.1中增加了“均匀地铺平在灰皿中,使其每平方厘米的质量不超过0.10g”;
———在5.3.1中增加了“挥发分坩埚和坩埚盖配合要严密,坩埚盖的选择要使盖与坩埚的垂直向间
隙不超过0.5mm,坩埚和坩埚盖应该同一编号配套使用,不允许混用”;
———将5.5.1中的“注”列入5.5.1中;
———增加了5.6.2焦炭的干基挥发分的计算;
———增加了6.2焦炭的干基固定碳的计算;
———增加了7自动工业分析仪测定方法,详见附录A;
———增加“试验报告”一章。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炼焦化学分技术委员会(TC469/S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三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
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雄、王伟、梁东、孙伟、郭法清、仇金辉、郑景须、吴汉炯、张进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2001—1991;
———GB2001—1980、GB2002—1980、GB2003—1980、GB2004—1980。
ⅠGB/T2001—2013
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
警告:本标准的使用可能涉及到某些危险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并未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
都提出建议。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有责任采用适当的安全和保护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
定的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焦炭全水分、空气干燥基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测定方法和固定碳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焦炭全水分、空气干燥基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测定和固定碳的计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97 焦炭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3 水分的测定
3.1 通则
本章规定了焦炭的全水分和空气干燥基水分的测定方法。
3.2 原理
称取一定质量的焦炭试样,置于预先鼓风的干燥箱中,在一定的温度下干燥至质量恒定,以焦炭试
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质量分数(%)。
3.3 试剂
3.3.1 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3.3.2 无水氯化钙:化学纯,粒状。
3.4 仪器设备
3.4.1 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和鼓风装置,并能保持温度在170℃~180℃和105℃~110℃范围内。
3.4.2 浅盘:由镀锌铁板或铝板等耐热、耐腐蚀材料制成,其规格应能容纳500g样品,且单位面积负荷
不超过1g/cm2,浅盘深约20mm。
3.4.3 玻璃称量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形状和尺寸见图1。
1GB/T2001—2013
单位为毫米
图1 玻璃称量瓶
3.4.4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
3.4.5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3.4.6 工业天平:感量0.1g。
3.5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按GB/T1997中规定进行。
3.6 试验步骤
3.6.1 全水分的测定
3.6.1.1 用已知质量的干燥、清洁的浅盘(见3.4.2)称取粒度小于13mm的焦炭试样(500±10)g,精确
到0.1g,平摊在浅盘中。
3.6.1.2 将装有试样的浅盘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70℃~180℃的干燥箱中(见3.4.1)。在鼓风条
件下,干燥1h。
3.6.1.3 将浅盘取出,冷却5min,称量,精确到0.1g。
3.6.1.4 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10min,直到连续两次试样的质量差不超过1g或质量增加时为止。计
算时取最后一次的质量,若有增重则取增重前一次的质量为计算依据。
3.6.2 空气干燥基水分的测定
3.6.2.1 在预先干燥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分析试样1g±0.05g,精确到
0.0001g,平摊在称量瓶中。
3.6.2.2 将盛有试样的称量瓶开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05℃~110℃干燥箱中。在一直鼓风的
条件下,干燥1h。
注:预先鼓风是为了使干燥箱内温度均匀,可将装有试样的称量瓶放入干燥箱前3min~5min就开始鼓风。
3.6.2.3 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3.6.2.4 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15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试样的质量差不超过0.001g或质量增加时
为止,计算时取最后一次的质量,若有增重则取增重前一次的质量为计算依据。
3.7 结果的计算
3.7.1 全水分按式(1)计算:
Mt=m-m1
m×100% …………………………(1)
2GB/T2001—2013
式中:
Mt———焦炭试样全水分的质量分数,%;
m———干燥前焦炭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1———干燥后焦炭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3.7.2 焦炭的空气干燥基水分按式(2)计算:
Mad=m2-m3
m2×100% …………………………(2)
式中:
Mad———空气干燥基水分的质量分数,%;
m2———称取的空气干燥基焦炭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3———干燥后焦炭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3.7.3 试验结果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3.7.4 精密度:水分测定的重复性,不得超过表1的规定值。
表1 %
全水分的质量分数(Mt)水分范围 重复性
<5.00 0.4
5.00≤Mt≤10.00 0.6
>10.00 0.8
空气干燥基水分的质量分数(Mad) — 0.20
4 灰分的测定
4.1 通则
本章规定了两种测定焦炭灰分的方法———方法一和方法二。方法一为仲裁法。
4.2 原理
称取一定质量的焦炭试样,逐渐送入预先升至(815±10)℃的马弗炉中灰化并灼烧到质量恒定,以
残留物的质量占焦炭试样质量的质量分数作为焦炭的灰分含量。
4.3 试剂
4.3.1 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4.3.2 无水氯化钙:化学纯,粒状。
4.4 仪器和设备
4.4.1 马弗炉:带有测温和控温装置,能保持温度在815℃±10℃。炉膛具有足够的恒温区,炉后壁的
上部带有直径25mm~30mm、高400mm的烟囱,下部带有插入热电偶的小孔,孔的位置距炉膛底部
20mm~30mm,使插入热电偶的热接点位于恒温区的中间,炉门上有一直径为20mm的通气小孔,见
图2。
马弗炉的恒温区应在关闭炉门下测定,并至少每半年测定一次。热电偶至少每年校准一次。
3GB/T2001—2013
单位为毫米
说明:
1———烟囱;
2———炉后小门;
3———接线柱;
4———烟道瓷管;
5———热电偶瓷管;
6———隔层
GB-T 2001-2013 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2 23:11:5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