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网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书 书 书犐犆犛 13 . 310 犃 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 / 犜 19267 . 12 — 2008 代替 GB / T19267.12 — 2003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 12 部分 : 热分析法 犘犺狔狊犻犮犪犾犪狀犱犮犺犲犿犻犮犪犾犲狓犪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狅犳狋狉犪犮犲犲狏犻犱犲狀犮犲犻狀犳狅狉犲狀狊犻犮狊犮犻犲狀犮犲狊 — 犘犪狉狋 12 : 犜犺犲狉犿狅犪狀犪犾狔狊犻狊 2008  08  14 发布 2009  03 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书 书 书前    言    GB / T19267 《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 分为 12 个部分 : ——— 第 1 部分 : 红外吸收光谱法 ; ——— 第 2 部分 : 紫外  可见吸收光谱法 ; ——— 第 3 部分 : 分子荧光光谱法 ; ——— 第 4 部分 : 原子发射光谱法 ; ——— 第 5 部分 : 原子吸收光谱法 ; ——— 第 6 部分 : 扫描电子显微镜 / X 射线能谱法 ; ——— 第 7 部分 : 气相色谱  质谱法 ; ——— 第 8 部分 : 显微分光光度法 ; ——— 第 9 部分 : 薄层色谱法 ; ——— 第 10 部分 : 气相色谱法 ; ——— 第 11 部分 : 高压液相色谱法 ; ——— 第 12 部分 : 热分析法 。 本部分为 GB / T19267 的第 12 部分 。 本部分代替 GB / T19267.12 — 2003 《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 12 部分 : 热分析法 》。 本部分与 GB / T19267.12 — 2003 相比主要变化有 : ——— 对部分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改 ( 本部分和 GB / T19267.12 — 2003 的 3.5 、 3.7 、 3.8 ); ——— 对程序温度控制系统部分进行了补充和修改 ( 本部分和 GB / T19267.12 — 2003 的 5.1.1 ); ——— 对数据处理装置与记录显示系统部分进行了修改 ( 本部分和 GB / T19267.12 — 2003 的 5.1.3 ); ——— 对有载体的检材部分进行了补充 ( 本部分和 GB / T19267.12 — 2003 的 6.1.2.2 ); ——— 对试样量部分进行了补充修改 ( 本部分和 GB / T19267.12 — 2003 的 7.1.4 ); ——— 对坩埚选择部分进行了修改 ( 本部分和 GB / T19267.12 — 2003 的 7.1.6 ); ——— 对结果表述部分进行了补充修改 ( 本部分和 GB / T19267.12 — 2003 的第 8 章 )。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 本部分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理化检验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 ( SAC / TC179 / SC4 ) 归口 。 本部分起草单位 :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 陶克明 。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 GB / T19267.12 — 2003 。 Ⅰ 犌犅 / 犜 19267 . 12 — 2008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 12 部分 : 热分析法 1   范围 GB / T19267 的本部分规定了热分析的检验方法 。 本部分适用于刑事技术领域中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 其他领域亦可参照使用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GB / T19267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 ,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 然而 ,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 GB / T13966   分析仪器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 / T13966 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 3 . 1 热分析   狋犺犲狉犿犪犾犪狀犪犾狔狊犻狊 ( 犜犃 ) 在程序控制温度下 , 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类技术 。 3 . 2 热重法   狋犺犲狉犿狅犵狉犪狏犻犿犲狋狉狔 ( 犜犌 ) 在程序控制温度下 , 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关系的技术 。 3 . 3 微商热重法   犱犲狉犻狏犪狋犻狏犲狋犺犲狉犿狅犵狉犪狏犻犿犲狋狉狔 ( 犇犜犌 ) 将热重法得到的热重曲线对温度或时间一阶微商的方法 , 即重量变化速率作为温度或时间的函数 被连续记录下来 。 3 . 4 差热分析法   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犻犪犾狋犺犲狉犿犪犾犪狀犪犾狔狊犻狊 ( 犇犜犃 ) 在程序控制温度下 , 测量物质和参比物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技术 。 3 . 5 差示扫描量热法   犱犻犳犳犲狉犲狀狋犻犪犾狊犮犪狀狀犻狀犵犮犪犾狅狉犻犿犲狋狉狔 ( 犇犛犆 ) 在程序控制温度下 , 测量输入到物质和参比物的能量差与温度关系的技术 。 按测量方法可分为 : 功 率补偿式差示扫描量热法 ( PowerCompensationdifferentialscanning ) 和热流式差示扫描量热法 ( Heat fluxdifferentialscanningcalorimetry )。 3 . 6 同时联用技术   狊犻犿狌犾狋犪狀犲狅狌狊狋犲犮犺狀犻狇狌犲狊 在程序控制温度下 , 对一个试样同时采用两种或多种热分析技术 。 例如同时进行热重测量与差热 分析 。 用缩写表示时 , 应在二者之间加一短线 , 例如 TGDTA 。 3 . 7 串联联用技术   犮狅狌狆犾犲犱狊犻犿狌犾狋犪狀犲狅狌狊狋犲犮犺狀犻狇狌犲狊 在程序控制温度下 , 对一个试样同时采用两种或多种技术来进行分析 , 所用的仪器通过一个接口相 1 犌犅 / 犜 19267 . 12 — 2008 连接 。 用缩写表示时 , 先进行测量者放在前面 , 例如差热分析与质谱法联用 , 缩写时以 DTAMS 表示 , 热重分析法与质谱法联用以 TGMS 表示 , 热重分析法与傅立叶红外光谱联用以 TGFTIR 表示 , 热重 分析法与气相色谱法联用以 TGGC 表示等 。 3 . 8 参比物   狉犲犳犲狉犲狀犮犲犿犪狋犲狉犻犪犾 在试验的温区内没有热活性的物质 。 热分析中最常用的参比物是放入与试样用相同材质的空皿或 是在皿中加入 α Al 2 O 3 。 3 . 9 热效应   犺犲犪狋犻狀犵犲犳犳犲犮狋 物质在反应或转变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 4   原理 当试样置于温度控制的环境中时 , 在程序控制温度下 , 随着温度的变化 , 样品的物理性质或化学组 成发生变化 。 使用合适的传感器 , 就可检测这些变化并转换成电信号 , 加以采集和分析 , 得出某物理参 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 试样的物理参数很多 , 有热学 、 力学 、 声学 、 光学 、 电学和磁学等 。 因此热分析仪器也种类繁多 , 不同 的热分析仪器测量不同的物理参数与温度的关系 。 例如热重法 ( 或热天平 ) 测量样品的质量随温度变化 的曲线 。 在微量物证理化检验中应用最多的是差示扫描量热仪 、 差热分析仪和热天平 。 5   仪器 5 . 1   组成 5 . 1 . 1   程序温度控制系统 现代热分析仪器通常由计算机及软件系统控制 , 使试样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等速升温 、 降温或 恒温 。 可同时操作几台分析仪器 , 如 : TG / DTA 、 DSC 、 TMA 等 。 5 . 1 . 2   物理量检测放大单元 将试样的物理参数开环或闭环变换成电量 , 再加以放大 。 5 . 1 . 3   数据处理装置与记录显示系统 数据处理装置与记录显示系统由打印机将物理量检测放大单元所输出的信号 , 进行计算机采样后 的数学运算 、 分析和处理 , 运算结果由显示打印输出或记录下来 。 5 . 2   检测仪器的选择 热分析仪器种类很多 , 检验不同试样或测量试样的不同物理参数时 , 应选择不同的热分析仪器 。 差 热分析和差视扫描量热仪主要用于测量 、 鉴定样品的相变 、 纯度 、 比热容 、 熔点 、 熔融热 、 蒸发 、 升华等 。 热天平用于检验样品的热稳定性 , 鉴定样品中的水分 、 挥发物 、 灰分和各种添加剂 。 采用联用技术 , 例如 TGDTA 、 DTAMS 、 TGMS 、 TGFTIR 、 TGGC 可同时测量样品的多种物理参数 , 为微量物证的鉴别 提供可靠的依据 。 不同型号的热分析仪器有不同的测量温度范围 , 一般分为低温 、 中温和高温三种类型 。 低温型仪器 的范围为 -200℃ ~ 600℃ ( 73K ~ 973K ); 中温型仪器的温度范围为室温至 800℃ ( 1073K ); 高温型 仪器的温度范围为室温至 1500℃ ( 1773K )。 5 . 3   校正 5 . 3 . 1   基线漂移 空白基线是样品坩埚和参比物坩埚内都不放物质时的基线 ; 有的仪器采用在两个坩埚内同时放等 量的参比物 α Al 2 O 3 时的基线 。 不升温时的基线漂移为零漂 ; 升温时的基线漂移为温漂 。 基线漂移可按仪器操作说明书中的 “ 斜率 调整 ” 进行校正 。 2 犌犅 / 犜 19267 . 12 — 2008 5 . 3 . 2   升温曲线 在记录空白基线的漂移和噪声的同时 , 记录由

.pdf文档 GB-T 19267.12-2008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12部分 热分析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19267.12-2008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12部分 热分析法 第 1 页 GB-T 19267.12-2008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12部分 热分析法 第 2 页 GB-T 19267.12-2008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 第12部分 热分析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2 22:56:2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