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60
T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9134—2015
代替GB/T19134—2003
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 后视镜
性能和安装要求
Tri-wheelvehiclesandlow-speedgoodsvehicles—
Rearviewmirrors—Requirementsofperformanceandinstallation
2015-05-15发布 2015-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9134—2003《农用运输车 后视镜 性能和安装要求》。本标准与GB/T19134—
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由“农用运输车 后视镜 性能和安装要求”修改为“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 后视
镜 性能和安装要求”;
———将“三轮农用运输车”更名为“三轮汽车”,“四轮农用运输车”更名为“低速货车”;
———调整了外后视镜尺寸要求;
———修改了Ⅱ类和Ⅲ类后视镜反射面曲率半径要求;
———增加了安装在外侧距地面1.8m以下的后视镜应具有能缓和冲击功能的要求;
———修改了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安装后视镜种类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低速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4)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机械工业农用运输车发展研究中心、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机械工业拖拉机农用运输车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国家拖拉机质量监督检验中
心、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咸胜、吕树盛、陈戈、闽海涛、郎志中、王侠民、靳文生、林连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9134—2003。
ⅠGB/T19134—2015
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 后视镜
性能和安装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后视镜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安装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统称低速汽车)。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后视镜 rear-viewmirror
能够满足5.5规定视野内看清低速汽车后方和侧面图像的装置。
2.2
内后视镜 interiorrear-viewmirror
满足3.1中规定的视野要求,安装在低速汽车车身内部的装置。
2.3
外后视镜 exteriorrear-viewmirror
满足3.1中规定的视野要求,安装在低速汽车外部的装置。
2.4
后视镜类别 classofrear-viewmirror
具有一种或多种共同特性和功能的后视装置,可分为:内后视镜为Ⅰ类,外后视镜为Ⅱ类和Ⅲ类。
2.5
曲率半径 radiusofcurvature
按5.1规定的方法,在反射面上测得的曲率半径的平均值。
2.6
基本曲率半径 principalradiiofcurvature
按4.2.2规定的方法,在通过反射面中心,并平行于镜子b线段和垂直于该线段方向上测得的曲率
半径ri(或r'i)。b线段的确定见4.2.2。i=1,2,3。
2.7
反射面某一点的曲率半径 radiiofcurvatureatonepointonthereflectingsurface
基本曲率半径ri和r'i的算术平均值rp,见式(1)。
rp=ri+r'i
2………………………(1)
2.8
镜面中心 centerofmirror
反射面可见区域的质心。
1GB/T19134—2015
2.9
驾驶员的眼点 driver’socularlocation
通过低速汽车制造厂确定的驾驶员设计乘坐位置中心,作一个平行于低速汽车纵向基准面的平面。
从该平面内的驾驶员座椅R点向上635mm,作垂直于该平面的一条直线段。在直线段与该平面交点
的两侧各32.5mm处(总距离为65mm)作两个点,即为驾驶员的眼点。
2.10
双眼总视野 ambinocularvision
左右单眼视野重合而获得的总视野(见图1)。
说明:
E ———内后视镜;
OD、OE———驾驶员眼点;
ID、IE———单眼虚像;
I ———左右单眼总虚像;
A ———左眼视角;
B ———右眼视角;
C ———双眼视角;
D ———左右单眼总视角。
图1 双眼总视野
2.11
CIE标准发光体A CIEstandardlightobject
色度发光体,代表在T68=2855.6K温度下的全辐射体。
2.12
CIE标准光源A CIEstandardlightsource
在T68=2855.6K的相关色温下工作的充气钨丝灯。
2.13
CIE1931标准色度观测仪 CIE1931standardchromaticitymeter
辐射感受器,其色度特性相当于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采用的光谱三色激励值X(λ),Y(λ),Z
2GB/T19134—2015
(λ)(见2.14和附录A)。
2.14
CIE光谱三色激励值 CIEtri-colourspectrumexcitingvalue
在CIE(X、Y、Z)制等能量光谱的各个光谱成分的三色激励值。
注1:以前是CIE的分布系数。
注2:用CIE1931标准色度制,可适用于1°和4°(0.017rad和0.07rad)之间角度所对的视野。三色激励值X(λ),Y
(λ),Z(λ)应在Y(λ)值与光谱光效率V(λ)相同的条件下确定(见附录A)。
2.15
反射率 reflectionfactor
反射光通量对入射光能量(P)的比。
注:当存在混合的反射率时,总的反射率可以分成两部分,正规的反射率(pr)和扩散的反射率(pd),方程式写作:
p=pr+pd。
3 性能要求
3.1 一般要求
3.1.1 所有的后视镜均能调节。
3.1.2 反射面的边缘应包于保护框架(如支架等)内,其周边上所有点的曲率半径c值在任何方向上都
应大于或等于2.5mm。如果反射面超出保护框架,则突出部分边缘上的c不得小于2.5mm,且突出部
位在50N的作用力下,能回到框架内,该力应近似平行低速汽车纵向基准面,且水平施加到反射面突出
保持框架最高的点上。
3.1.3 对于后视镜上直径或最大对角线小于12mm的固定孔或凹座的边缘,若已经过圆滑处理,则不
必满足3.1.2曲率半径的要求。
3.1.4 后视镜按4.4试验后,将后视镜安放在水平面上,用直径为165mm的球头模型触及内后视镜可
接触到的部位,用直径为100mm的球头模型触及外后视镜可触及到的部件,这些所有可接触部位,包
括与支撑框架相连接零件的部位(不论其调节位置如何),其曲率半径均不得小于2.5mm。
3.1.5 将后视镜连接到低速汽车上的连接件应按下述方法设计,即以保证后视镜顺着撞击方向偏移的
转动轴或旋转中心,或两者之一为轴线,作一半径为50m的圆柱体,该圆柱体至少应切到连接件所连
接的表面部分。
3.1.6 对外后视镜来说,若3.1.2和3.1.4所涉及的零件是用不大于邵尔硬度为A60的材料制成,则不
必满足上述要求。
3.1.7 对内后视镜来说,若后视镜上的零件是用小于邵尔硬度A50的材料制成,并安装在刚性支持件
上,则3.1.2和3.1.4的试验只适用于该支持件。
3.2 特殊要求
3.2.1 内后视镜尺寸(Ⅰ类)
反射镜反射面上应能绘出一个矩形,该矩形的高度为40mm,底边长为a。尺寸a按式(2)计算:
a=150
1+1000
r………………………(2)
3GB/T19134—2015
式中:
a———矩形的底边长度,单位为毫米(mm);
r———内后视镜反射面的曲率半径,单位为毫米(mm)。
3.2.2 外后视镜尺寸(Ⅱ类和Ⅲ类)
低速汽车选用的Ⅱ类或Ⅲ类后视镜,应能在其反射面上绘出一个高度为40mm,底边长为a的矩
形,和与该矩形的高平行的b线段(Ⅱ类后视镜b=200mm;Ⅲ类后视镜b=70mm)。最小尺寸a按式
(3)和式(4)计算:
Ⅱ类后视镜
a=170
1+1000
r………………………(3)
Ⅲ类后视镜
a=130
1+1000
r………………………(4)
式中:
a———矩形的底边长度,单位为毫米(mm);
r———外后视镜反射面的曲率半径,单位为毫米(mm)。
3.3 反射面曲率半径
3.3.1 后视镜的反射面应为平面镜或球状凸面镜。
3.3.2 Ⅰ类和Ⅲ类后视镜,其反射面的曲率半径r不应小于1200mm;Ⅱ类后视镜,其反射面的曲率半
径r不应小于1800mm。
3.3.3 每个基本曲率半径ri(或r'i)与该曲率半径rp之差不应大于0.15r。
3.3.4 任何一点的曲率半径rp与r之差不应大于0.15r。
3.3.5 当后视镜反射面的r值不小于3000mm时,3.3.3和3.3.4中规定的差值不应大于0.25r。
3.4 反射面的反射率
3.4.1 反射面按4.2中规定的方法测定的标态反射率数值不应小于40%。若后视镜有两个工作位置
(白天和夜间),则处于白天位置时应能正确辨认道路交通的彩色信号,处于夜间位置时的反射率数值不
应低于4%。
3.4.2 后视镜长期暴露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其反射面应能满足3.4.1中规定
反射率数值。
4 试验方法
4.1 试验要求
4.1.1 所有种类后视镜均应经受4.4和4.5中所规定的试验。
4.1.2 对所有外后视镜来说,如果当低速汽车满载,且后视镜上所有零部件离地面高度均大于
1800mm(不论其
GB-T 19134-2015 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 后视镜 性能和安装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2 22:53:5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