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网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65.150 B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0029—2010 代替GB/T10029—2000 团 头 鲂 Bluntnoseblackbream 2011-01-10发布 201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10029—2000《团头鲂》。 本标准与GB/T10029—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6.2.2核DNA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OPB2)标记电泳图谱。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淡水养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从新、熊传喜、张桂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0029—1988、GB/T10029—2000。 ⅠGB/T10029—2010 团 头 鲂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alaYih)的学名与分类、主要形态结构特征、生长 与繁殖、遗传学特性、检测方法以及检验规则与结果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团头鲂的种质检测与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8654.1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1部分:检验规则 GB/T18654.2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2部分:抽样方法 GB/T18654.3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3部分:性状测定 GB/T18654.4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4部分:年龄与生长的测定 GB/T18654.12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12部分:染色体组型分析 GB/T18654.13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13部分:同工酶电泳分析 3 学名与分类 3.1 学名 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alaYih)。 3.2 分类位置 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鲌亚科(Cultrinae)、鲂属(Megalobrama)。 4 主要形态结构特征 4.1 外部形态特征 4.1.1 外形 体高而侧扁,呈菱形。头小,吻钝圆,口端位,口裂较宽,上、下颌角度小。腹部自腹鳍至肛门间有皮 质棱。尾柄短。上、下颌角质薄而窄,上颌角质呈三角形。背鳍不分枝鳍条为硬刺,最后一枚不分枝鳍 条粗短,其长一般短于头长。胸鳍较短,不到或仅达腹鳍基部。上眶骨略呈三角形。体侧鳞片基部浅 色,两侧灰黑色,在体侧形成数行浅色纵纹。 团头鲂的外形见图1。 1GB/T10029—2010 图1 团头鲂外形图 4.1.2 可数性状 4.1.2.1 背鳍鳍式:D.iii-7。 4.1.2.2 臀鳍鳍式:A.iii-24~31,多数为iii-26~29。 4.1.2.3 侧线鳞数:50~60,多数为54~56。 4.1.2.4 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12~17,多数为13~15;内侧鳃耙数:22~24。 4.1.3 可量性状 不同体长组个体的可量性状变动值见表1。 表1 团头鲂不同体长组可量性状 全长/mm 26.5~29.2124.0~183.0195.0~248.0307.0~400.0430.0~530.0 体长/mm 20.5~22.5104.0~157.0170.0~213.0252.0~336.0365.0~450.0 体长/体高 3.51 2.29 2.32 2.09 2.25 体长/头长 3.17 4.60 4.88 5.17 5.67 体长/尾柄长 8.16 8.86 7.81 7.70 7.91 体长/尾柄高 9.34 8.47 8.41 7.63 7.91 头长/吻长 3.94 3.90 3.71 4.01 4.33 头长/眼径 3.04 3.74 4.07 4.33 4.19 头长/眼间距 3.13 3.27 2.18 1.97 1.89 4.2 内部结构特征 4.2.1 鳔 鳔分三室。中室最大(体长150mm以下个体此特征不明显),后室最小。 4.2.2 下咽齿 下咽齿三行。齿式为2(1)·4·4(5)/5(4)·4·2(1)。 4.2.3 脊椎骨 脊椎骨总数:4+38~39。 2GB/T10029—2010 4.2.4 腹膜 腹膜为灰黑色。 5 生长与繁殖 5.1 生长 不同年龄组的鱼体长和体重实测值见表2。 表2 团头鲂各年龄组的体长和体重实测值 年 龄/龄 1 2 3 4 体 长/mm 149~214 278~324 378~420 410~420 体 重/g 100~450 518~950 900~1700 1490~2200 团头鲂的生长方程和体长与体重关系式参见附录A。 5.2 繁殖 5.2.1 成熟年龄:雌、雄鱼均为2龄。 5.2.2 性腺一年成熟一次,分批产出。 5.2.3 怀卵量:不同年龄组个体怀卵量见表3。 表3 团头鲂不同年龄组的个体怀卵量 年 龄/龄 2 3 4 体 重/g 518~950 900~1700 1490~2200 绝对怀卵量/粒 37274~102817 108175~314330 273093~443744 相对怀卵量/(粒/g) 57~160 120~210 156~269 6 遗传学特性 6.1 细胞遗传学特性 肾细胞染色体数:2n=48。臂数(NF):92。组型公式:18m+26sm+4st。 肾细胞染色体组型见图2。 图2 团头鲂肾细胞染色体组型图 3GB/T10029—2010 6.2 生化遗传学特性 6.2.1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电泳图谱见图3。 图3 团头鲂血清LDH同工酶电泳图谱 6.2.2 核DNA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OPB2)标记 核DNA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OPB2)标记电泳图谱见图4。 M:1500,1000,900,800,700,600,500,400,300bp;1~10为个体编号;OPB2序列:TGATCCCTGG。 图4 随机引物OPB2对团头鲂扩增电泳图谱 7 检测方法 7.1 抽样 按GB/T18654.2的规定执行。 7.2 性状测定 按GB/T18654.3的规定执行。 7.3 年龄鉴定 采用鳞片鉴定年龄。取背鳍起点以下至侧线鳞之间的鳞片10片左右,方法按GB/T18654.4的规 定执行。 7.4 染色体检测 按GB/T18654.12的规定执行。 4GB/T10029—2010 7.5 同工酶检测 按GB/T18654.13的规定执行。 7.6 RAPD方法和PCR反应条件 采用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利用引物OPB2序列:5′-TGATCCCTGG进行RAPD扩增,扩 增产物用1.5%琼脂糖电泳分离,在凝胶成像系统中观察、拍照。 采用25μLPCR反应体系。25μL反应混合液中含10×反应缓冲液2.5μL、0.1%TritonX-100、 2.0mmol/L氯化镁、0.2mmol/LdNTPs、0.2μmol/L(约15ng)随机引物、1.5UTaqDNA聚合酶、 适量模板DNA,补充灭菌去离子水至25μL。热循环参数为:94℃预变性4min;然后94℃变性1min, 36℃退火1min,72℃延伸2min,共45个循环;最后72℃保温10min,降温至4℃保存。本RAPD引 物可在团头鲂基因组中扩增出一820bp和一360bp的特异DNA带。 8 检验规则与结果判定 能够扩增出大小分别为820bp和360bp的两个标志带。其他测定结果应进行综合特征判定,按 GB/T18654.1的规定执行。 5GB/T10029—2010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生长方程、体长与体重关系式 A.1 体长和体重生长方程 体长和体重生长方程见式(A.1)和式(A.2)。 Lt=42.03[1-e-1.3728(t-0.8658)] ……………………(A.1) Wt=1535.14[1-e-1.3728(t-0.8658)]2.7765……………………(A.2) 式中: Lt———t龄时鱼体体长,单位为厘米(cm); Wt———t龄时鱼体体重,单位为克(g); e———自然对数; t———鱼的年龄。 A.2 体长与体重关系式 体长与体重关系式见式(A.3)。 W=0.04768L2.7765………………………(A.3) 式中: W———鱼体体重,单位为克(g); L———鱼体体长,单位为厘米(cm)。 6GB/T10029—2010

.pdf文档 GB-T 10029-2010 团头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10029-2010 团头鲂 第 1 页 GB-T 10029-2010 团头鲂 第 2 页 GB-T 10029-2010 团头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2 15:02:2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