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网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书 书 书犐犆犛 65 . 020 . 01 犅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 8371 — 2009 代替 GB8371 — 1987 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犙狌犪狉犪狀狋犻狀犲狆狉狅狋狅犮狅犾狊犳狅狉狉犻犮犲狊犲犲犱狊犻狀狆狉狅犱狌犮犻狀犵犪狉犲犪狊 2009  04  27 发布 2009  10 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书 书 书前    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 本标准代替 GB8371 — 1987 《 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 本标准与 GB8371 — 1987 相比 , 主要变化如下 : ——— 修改了标准的英文名称 、 标准结构 、 部分术语 ; ——— 对水稻种子产地检疫的程序 , 及其调查检测和疫情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补充规定 。 本标准的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和附录 G 为规范性附录 , 附录 A 和附录 B 为资料性 附录 。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湖南省植保植检站 、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技 学院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王玉玺 、 周社文 、 刘年喜 、 朱景全 、 李一平 、 廖晓兰 、 肖启明 。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 GB8371 — 1987 。 Ⅰ 犌犅 8371 — 2009 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种子产地检疫的程序和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植物检疫机构对水稻种子繁育基地实施产地检疫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 , 然而 ,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 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均适用于本部分 。 NY / T1482   稻水象甲检疫鉴定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3 . 1 检疫性有害生物   狇狌犪狉犪狀狋犻狀犲狆犲狊狋狊 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 、 但未在该地区发生 , 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并进行官方防 治的有害生物 。 3 . 2 检测   狋犲狊狋 为确定是否存在有害生物或为鉴定有害生物种类而进行的 , 除目测以外的检查 。 3 . 3 产地检疫   狇狌犪狉犪狀狋犻狀犲犻狀狆狉狅犱狌犮犻狀犵犪狉犲犪狊 植物检疫机构对植物及其产品 ( 含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 ) 在原产地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检疫工作 , 包 括田间调查 、 室内检测 、 签发证书及监督生产单位做好选地 、 选种和疫情处理工作 。 4   应检疫的有害生物 4 . 1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 4 . 2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补充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 5   水稻种子生产防疫措施    水稻种子生产防疫措施参见附录 A 。 6   原理 水稻种子繁育基地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形态学特征和危害症状 ( 参见附录 B ) 是该标准的科学依据 。 7   受理申请 7 . 1   选址受理 根据水稻种子生产单位和个人的申请 , 依据调查结果 , 决定是否出具产地选址合格检疫证明 。 1 犌犅 8371 — 2009 7 . 2   产地检疫受理 植物检疫机构审核水稻种子生产单位和个人提出的申请 ( 参见附录 C ) 和提供的相关资料 , 决定是 否受理 。 8   调查检测 8 . 1   田间调查 8 . 1 . 1   调查时期 8 . 1 . 1 . 1   水稻病害 秧田期调查 1 次 。 本田期在拔节期至齐穗期检查不少于 2 次 。 8 . 1 . 1 . 2   水稻害虫 秧田在插秧前调查 1 次 。 本田期检查 2 次 , 根据害虫发生特点和当地水稻生育期选择最易调查时 期进行 。 8 . 1 . 2   调查方法 在巡查 ( 田间危害状识别参见附录 B ) 的基础上 , 对疑似发生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田块采取棋盘式调 查方法进行重点调查 , 0.3hm 2 以下的地块取样数不少于 10 点 ; 0.3hm 2 以上的地块 , 取样数不少于 15 点 , 每点面积为 0.5m 2 ~ 1.0m 2 , 每个点调查 20 穴 。 对田间可疑样本取样 , 带回室内检测 。 记录样 品品种名称 、 种植地点 、 采集时间 、 采集人等 , 填入 《 有害生物调查抽样记录表 》( 参见附件 D )。 8 . 2   室内检测 对田间调查带回的样本在室内进一步检测 , 必要时繁育地收获的种子可抽样进行室内检测 , 室内检 测结果进行详细记载 ( 见附件 E )。 9   疫情处理 经田间调查或室内检测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的 , 指导生产单位和个人实施检疫处理 。 10   签证 10 . 1   凡经田间调查和室内检测未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的 , 签发 《 产地检疫合格证 》( 见附件 F ),《 产地 检疫合格证 》 有效期 1 年 。 10 . 2   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 , 经检疫除害处理合格的 , 发给 《 产地检疫合格证 》; 经检疫除害处理不合格 的 , 不签发 《 产地检疫合格证 》, 并告知产地检疫申请单位或个人 。 11   档案管理 对于在产地检疫工作中的原始调查数据 、 表格 、 标本等资料档案要妥善保存 , 填写水稻种子产地检 疫档案卡 ( 见附件 G ), 保存时间不少于 2 年 。 2 犌犅 8371 — 2009 附   录   犃 ( 资料性附录 ) 水稻种子生产防疫措施 犃 . 1   选地 水稻种子的地块与其他水稻田之间应具有一定的隔离条件 , 秧田要选择在灌水系统上游 , 距村庄 较远的地势高的地方 。 犃 . 2   选种及种子消毒处理 犃 . 2 . 1   繁殖地应选用健康种子 。 当地植物检疫机构对调入的种子验证或复检 。 犃 . 2 . 2   播种前要进行种子精选 , 用风选 、 筛选 、 泥水选等方法汰除秕粒 、 虫瘿 。 犃 . 2 . 3   细菌性条斑病浸种处理 犃 . 2 . 3 . 1   温汤浸种 先将稻种在清水中预浸 12h ~ 24h , 然后用竹箩滤水后 , 放入 54℃ ~ 55℃ 的温水中浸泡 10min , 边浸边搅动稻种 , 使种子受热均匀 , 捞出后放入冷水中冷却后即可催芽播种 。 犃 . 2 . 3 . 2   强氯精浸种 先将稻种用清水预浸 12h , 再放入 40% 强氯精 200 倍液中浸种 12h , 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后 , 再用 清水浸种 12h 后催芽播种 。 犃 . 2 . 3 . 3   抗菌素浸种 用 70% 抗菌素 “ 402 ” 200 倍液浸种 48h , 捞出催芽播种 。 犃 . 2 . 3 . 4   叶枯净浸种 用 10% 叶枯净 2000 倍液浸种 24h ~ 48h , 捞出后即可催芽播种 。 犃 . 3   栽培防疫措施 犃 . 3 . 1   选用无病虫材料捆秧苗 。 犃 . 3 . 2   在秧田二叶期和移栽前 3d ~ 5d 用药剂防治 1 次 ~ 2 次 。 犃 . 3 . 3   排灌分家 , 浅水勤灌 , 严禁串灌及漫灌 , 及时晒田 。 犃 . 3 . 4   基肥充分腐熟 , 防止偏施氮肥 , 氮 、 磷 、 钾要合理配比 , 防止水稻贪青诱发病虫害 。 生产地不得 使用病虫田桔杆饲喂牲口的粪肥和用病虫田秸秆沤制的粪肥 。 犃 . 3 . 5   繁殖地收获的种子应单收 、 单打 、 单贮 , 并防止污染 。 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的地块生产的水稻 种子应做除害处理 。 犃 . 3 . 6   病虫稻草处理 : 病虫稻草作燃料烧掉 , 或作其他灭菌 、 灭虫处理 。 不得用病虫稻草捆秧和禁止 带虫病肥料施入稻田 。 3 犌犅 8371 — 2009 附   录   犅 ( 资料性附录 ) 部分水稻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危害状识别 犅 . 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叶片上形成暗绿色或黄褐色的狭窄条斑 。 初发期为暗绿色水渍状半透明小斑 点 , 很快在叶脉之间伸展 , 形成宽约 1 / 3mm ~ 3 / 4mm , 长约 14mm 的条斑 , 可扩大到宽 1mm 、 长 10mm 以上 , 转为黄褐色 。 病斑上带有成串的黄色珠状细菌溢出 , 形小而量多 。 严重时病斑增多而融 聚一起 , 局部呈不规则的黄褐色至枯白斑块 , 对光观察 , 病斑部半透明 , 水浸状 。 病部菌胶多 , 色深 , 不易 脱落 。 秧苗期即可见到典型症状 。 犅 . 2   稻水象甲 稻水象甲以成虫及幼虫为害水稻 , 尤以幼虫为害最烈 。 成虫沿水稻叶脉啃食叶肉或幼苗叶鞘 , 被取 食的叶片仅存透明的表皮 , 在叶片上形成宽 0.38mm ~ 0.8mm , 通常为 0.5mm , 长不超过 30mm , 两 端钝圆的白色长条斑 ; 稻水象甲为害水稻叶片则形成一横排小孔 。 低龄幼虫在稻根内蛀食 , 高龄幼虫在 稻根外咬食 。 稻水象甲的形态识别见 NY / T1482 。 4 犌犅 8371 — 2009 附   录   犆 ( 规范性附录 ) 产地检疫申请书 表 犆 . 1   产地检疫申请书 编号 : 年    月    日 植物名称 品种名称 种 ( 苗 ) 来源

.pdf文档 GB 8371-2009 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 8371-2009 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第 1 页 GB 8371-2009 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第 2 页 GB 8371-2009 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2 15:00:2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