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9.260.20
K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7958—2014
代替GB7958—2000
煤矿用电容式发爆器
Capacitordischargetypeexplodersforcoalmines
2014-12-22发布 2015-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引言 Ⅳ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型号命名和编制方法 2 ……………………………………………………………………………………
5 技术要求 2 …………………………………………………………………………………………………
6 试验方法 4 …………………………………………………………………………………………………
7 检验规则 7 …………………………………………………………………………………………………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 ……………………………………………………………………………………
ⅠGB7958—2014
前 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7958—2000《煤矿用电容式发爆器》。
本标准与GB7958—2000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差异如下:
———引爆操作“如采用电子式开关应在接到输出引爆冲量指令时,可靠地输出引爆能量,严禁发生
意外供电现象。”调整为“如采用电子式开关应保证充电过程的连续可靠,严禁发生意外断电现
象;应在接到输出引爆冲量指令时,可靠地输出引爆能量,严禁发生意外供电现象。”(见5.5,
2000年版的5.5);
———寿命试验的试验次数做了改动并增加了表3(见5.16,2000年版的6.12);
———增加了最小引燃冲量和最大引燃冲量试验方法的规定(见6.5,2000年版的6.5);
———引燃冲量、最小允许电阻按GB8031—2005做了修订,并同步修改了表1(见5.9及表1,2000
年版的5.10及表1);
———删除了“FCC-3”发爆器参数测试仪的型号(见2000年版的表3);
———负载电阻“额定负载”调整为“最大允许负载”(见5.8、5.9,2000年版的5.9、5.10);
———增加并细化了防爆要求(见5.7)。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黑龙江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北京龙德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
司、大石桥市防爆器厂、山东隆泰矿业设备有限公司、双鸭山金德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渭南煤矿专用设备
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付淑玲、张旭、李者、李孝杰、王涛、吴北平、毛允德、康丽莹、李英云、李真西、
张岩、李永得、潘雅楠、李华宝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7958—1987。
ⅢGB7958—2014
引 言
煤矿用电容式发爆器是采煤、掘进及其他工程引爆电雷管工作中必备的工具之一。自从2000年修
订GB7958煤矿用电容式发爆器标准以来,已实施了十多年,对于保证该产品的质量和爆破作业安全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GB7958—2000中的主要技术要求和关于防爆安全等的要求是完全合理和必要
的,本次修订工作在GB7958—2000的基础上,增加了防爆安全条款内容,并对防爆安全条款进行了修
订、分类和细化。
电容式发爆器外露的高压接线端子、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是不可能符合GB3836.1—2010和
GB3836.3—2010的,本应属于“特殊型”,考虑到多年沿用的习惯,这次修订仍保留GB7958—2000中
关于电容式发爆器制成隔爆型要求的提法。
ⅣGB7958—2014
煤矿用电容式发爆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电容式发爆器的术语和定义、型号命名和编制方法、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煤矿用电容式发爆器适用于有甲烷和煤尘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煤矿井下。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用电容式发爆器(以下简称发爆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Db 交变湿热(12h+
12h循环)
GB/T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d:自由跌落
GB/T2423.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振动(正弦)
GB3836.1—2010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GB3836.2—2010 爆炸性环境 第2部分:由隔爆型外壳“d”保护的设备
GB3836.4—2010 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
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
GB/T10111 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
AQ1043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安全供电时间 safelysupplyelectricitytime
为防止电雷管引爆后,电爆网路被拉断或重新搭接产生电火花引起甲烷与空气混合物爆炸而允许
发爆器的最大供电时间和最小供电时间。
3.2
引燃冲量 expenditureenergyofelectricdetonatorignite
电雷管通电引爆时,镍铬桥丝单位电阻所获得的能量。其值等于通入电流的平方与通电时间的乘
积,单位为A2·ms。
1GB7958—2014
4 型号命名和编制方法
4.1 型号命名和编制方法规定如下:
F
产品类型:发爆器D
第一特征:电容式□
主参数:额定引爆发数□
补充特征代号:表示附加功能□
设计序号:A,B,C……
4.2 主参数以引爆镍铬桥丝工业电雷管的额定发数表示,优选系列为10、25、50、100、150和200。
4.3 补充特征代号用以表示附加功能。
5 技术要求
5.1 发爆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2 发爆器的正常工作条件为:
a) 温度:0℃~40℃;
b)周围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5%(在25℃时);
c)大气压力:80kPa~106kPa。
5.3 贮存环境温度为:-40℃~60℃。
5.4 发爆器在额定引爆发数时的负载电阻和充电时间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典型发数发爆器的允许负载电阻及充电时间
性能指标型号
FD10 FD25 FD50 FD100 FD150 FD200
额定引爆发数 10 25 50 100 150 200
允许负载电阻
Ω13≤R≤7070<R≤160160<R≤320320<R≤620620<R≤920920<R≤1220
充电时间
s≤10 ≤20
注:当额定发数不在优选系列时,其最大允许负载电阻值应由插入法计算决定。
5.5 当发爆器向电爆网路输出引爆冲量时应通过专用工具来操作。如采用机械式开关其结构应能保
证开关的手把在“充电”位置时不能取下且应转动灵活;可靠地接触和断开,严禁发生意外供电现象;操
作手把的插孔应备有防尘帽。如采用电子式开关应保证充电过程的连续可靠,严禁发生意外断电现象;
应在接到输出引爆冲量指令时,可靠地输出引爆能量,严禁发生意外供电现象。
5.6 发爆器应具有充电电压达到要求的指示灯或其他具有相同作用的电压指示装置,显示应清晰。
5.7 发爆器应符合下列本安性能和隔爆性能要求:
a) 本安性能符合以下要求:
2GB7958—2014
1) 本安电路的防爆结构应符合GB3836.1—2010、GB3836.4—2010的规定;
2) 本安与非本安裸导体间的电气间隙应符合GB3836.4—2010中表5规定;
3) 本安端子与非本安高压端子之间距离不应小于50mm,本安端子旁设置“ib”标记;
4) 本安电路对外壳承受500V,本安对非本安高压端子间应能承受2000V工频耐压,历时
1min,不得出现击穿与闪络现象,漏电流不应大于5mA;
5) 发爆器在正常工作和故障状态,其本安电路、元器件及外壳的最高表面温度不超过
150℃;
6) 本安电路应能通过GB3836.4—2010中10.1规定的火花点燃试验;
7) 外壳强度应能通过自1m高度自由跌落到水平的混凝土的平坦表面上的防爆跌落试验,
试验4次,不应产生影响防爆性能的变形与损坏;
8) 当外壳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时,其表面绝缘电阻应不大于1GΩ;
9) 电池组应符合GB3836.4—2010中7.4的规定。
b)隔爆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1) 隔爆面参数:隔爆面参数
GB 7958-2014 煤矿用电容式发爆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2 15:00:1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