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网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324065.8 (22)申请日 2022.05.30 (73)专利权人 安徽碳鑫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35000 安徽省淮北市新型煤化工合 成材料基地临白路华佗路交叉口 (72)发明人 李陆 吴红太 张杨 鹿涛 万波  (74)专利代理 机构 合肥锦辉利标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4210 专利代理师 陈铄 (51)Int.Cl. F04D 13/06(2006.01) F04D 29/58(2006.01) F04D 29/00(2006.01) B01D 29/03(2006.01) B01D 29/9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气化车间泵体的自循环冷却降温 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泵自密封水改造技术领域, 用于解决密封水导致系统内液位、 压力等触发联 锁跳车和水泵中的水中含有杂质的问题, 具体是 一种用于气化车间泵体的自循环冷却降温装置, 包括电机, 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水泵主体, 水泵主体通过进水管设置有净化箱, 净化箱的内 部设置有净化机构, 净化箱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 有密封盖, 水泵主体通过出水管设置有自循环冷 却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自循环冷却机构对电 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降温, 提高电机的散热效 果, 通过净化机构可 以对系统中的水进行净化, 便于拆卸的净化桶方便更换在其内部的过滤板, 提高了整个设备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7502006 U 2022.09.27 CN 217502006 U 1.一种用于气化车间泵体的自循环冷却降温装置, 包括电机(1), 所述电机(1)的输出 端固定连接有水泵主体(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泵主体(2)通过进水管(36)设置有净化箱 (5), 所述净化箱(5)的内部设置有净化机构(4), 所述净化箱(5)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密 封盖(6), 所述水泵 主体(2)通过 出水管(34)设置有自循环冷却机构(3); 所述净化机构(4)包括弧形支撑板(41)、 净化桶(42)、 连接环(43)、 提拉把手(44)、 传动 杆(45)、 滑块(46)、 第一滑槽(47)、 固定杆(48)、 弹簧(49)、 第一限位槽(410)和第二限位槽 (411), 所述净化桶(4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 连接环(43), 所述连接环(43)与进水管(36)相 互对应, 所述净化桶(42)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47), 所述第一滑槽(47)的内壁滑 动设置有滑块(46), 所述滑块(46)的外壁通过插销转动连接有传动杆(45), 所述传动杆 (4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拨杆, 所述密封盖(6)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提拉把手(44), 所述提拉 把手(44)底部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滑槽, 所述拨杆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两组所述连接环 (43)靠近提拉把手(44)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410), 所述净化箱(5)两侧的外壁上均 开设有第二限位槽(411), 且位于同侧的第一限位槽(410)与第二限位槽(411)相通, 两组所 述滑块(46)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8), 所述固定杆(48)活动贯穿第一限位槽 (410)且延伸至第二限位槽(41 1)的内部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化车间泵体的自循环冷却降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杆(48)的外壁上套设有弹簧(49), 两组所述连接环(43)的底端设置有弧形支撑板 (41), 所述弧形支撑 板(41)与净化箱(5)的内壁固定连接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化车间泵体的自循环冷却降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环(43)远离密封盖(6)的一侧通过磁铁与净化箱(5)连接, 所述净化桶(42)的内部 设置有过 滤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化车间泵体的自循环冷却降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循环冷却机构(3)包括第一回流管(31)、 循环泵(32)、 密封管线(33)、 出水管(34)、 换 热器(35)、 进水管(36)和第二回流管(37), 所述出水管(34)的外壁上设置有换热器(35), 所 述出水管(34)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回流管(31), 所述第一回流管(31)的外壁上设置有循环泵 (32), 所述第一回流管(31)的输出端连接有密封管线(33), 所述密封管线(33)的输出端连 接有第二回流管(37), 所述第二回流管(37)的输出端与进水 管(3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化车间泵体的自循环冷却降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管线(33)位于电机(1)的外壁上, 所述出水管(34)、 第一回流管(31)、 密封管线 (33)、 第二回流管(37)、 进水 管(36)和水泵 主体(2)之间形成循环通道。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502006 U 2一种用于气化 车间泵体的 自循环冷却降温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泵自密封水改造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用于气化车间泵体的自循 环冷却降温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气化车间现有离心泵由于装置设计缺陷, 无法满足设备长时间运行需要, 现对烧 嘴循环冷却水泵13P ‑101A/B、 水冷壁循环冷却水泵13P ‑102A/B/C进行泵自密封水改造, 由 于烧嘴水系统、 水冷壁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 会连续不断向系统内通入高压密封水, 导致系 统内液位和压力不断增 加, 达到一定量时将触发报警联锁导 致系统停车; [0003]根据专利号CN211405768U公开的一种电机自循环冷却水泵系统, 包括电机、 散热 壳体、 水泵主体和循环泵, 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水泵主体连接, 水泵主体通过电机进行驱 动, 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外侧套设有主动齿轮, 散热壳体固定连接于电机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 的有益效果在于: 电机驱动水泵主体工作时, 部分被水泵主体泵出 的水能够进入散热壳体 内对电机进 行水冷散热, 提高了电机的散热效率, 且无需加装额外的水流散热系统, 但仍存 在以下不足: [0004]进入至水泵中的水中含有杂质, 对后期水泵的使用造成影响; [0005]针对上述的技 术缺陷, 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气化车间泵体的自循环 冷却降温装置, 是通 过自循环冷却机构对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降温, 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 通过净化机构可 以对系统中的水进行净化, 便于拆卸的净化桶方便更换在净化桶中的过滤板, 提高了整个 设备的实用性, 解决了密封水导致系统内液位、 压力等触发联锁跳车和水泵中的水中含有 杂质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 术方案: [0008]一种用于气化车间泵体的自循环冷却降温装置, 包括电机, 所述电机 的输出端固 定连接有水泵主体, 所述水泵主体通过进水管设置有净化箱, 所述净化箱的内部设置有净 化机构, 所述净化箱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密封盖, 所述水泵主体通过出水管设置有自循 环冷却机构; [0009]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弧形支撑板、 净化桶、 连接环、 提拉把手、 传动杆、 滑块、 第一滑 槽、 固定杆、 弹簧、 第一限位槽和 第二限位槽, 所述净化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 所述 连接环与进水管相互对应, 所述净化桶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 所述第一滑槽的内 壁滑动设置有滑块, 所述滑块的外壁通过插销转动连接有传动杆, 所述传动杆的顶端固定 连接有拨杆, 所述密封盖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提拉把手, 所述提拉把手底部的两端均开设 有第二滑槽, 所述拨杆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两组所述连接环靠近提拉把手的一侧均开设 有第一限位槽, 所述净化箱两侧的外壁上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 且位于同侧的第一限位槽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502006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用于气化车间泵体的自循环冷却降温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用于气化车间泵体的自循环冷却降温装置 第 1 页 专利 一种用于气化车间泵体的自循环冷却降温装置 第 2 页 专利 一种用于气化车间泵体的自循环冷却降温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5:49:3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