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网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323277.2 (22)申请日 2021.12.27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202122096328.6 2021.09.01 CN (73)专利权人 宁波惠士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5400 浙江省宁波市余 姚市谭家岭 东路188号 专利权人 宁波锦隆电器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金炬  (74)专利代理 机构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3239 专利代理师 吴晓微 (51)Int.Cl. A47L 7/00(2006.01) A47L 9/00(2006.01)A47L 11/40(2006.01) C02F 9/08(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全管路紫外及臭氧杀菌消毒的清洁用 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管路紫外及臭氧杀 菌消毒的清洁用具, 包括: 底座和吸尘设备, 吸尘 设备可拆卸地放置在底座上, 吸尘设备的下端设 置有用于吸尘和清洗的地刷, 吸尘设备上设置有 水箱; 水箱内设置有第一紫外杀菌装置, 吸尘设 备的进气通道内设置有第二紫外杀菌装置, 第一 紫外杀菌装置和第二紫外杀菌装置通过形成紫 外线对水箱和进气通道进行紫外杀菌消毒, 底座 上设置有第三紫外杀菌装置, 第三紫外杀菌装置 在吸尘设备置于底座上时与地刷对应。 本实用新 型通过设置在底座和设备内的紫外杀菌装置以 及设置在底 座上的臭氧 发生装置, 实现对吸尘设 备的全管路杀菌消毒, 杀菌效果更好, 吸尘设备 使用寿命长, 使用安全性更高, 除菌消毒更加彻 底。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CN 216854554 U 2022.07.01 CN 216854554 U 1.一种全管路紫外及臭氧杀菌消毒的清洁用具,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底座(1)和吸尘设 备(2), 所述吸尘设备(2)可拆卸地放置在所述底座(1)上, 所述吸尘设备(2)的下端设置有 用于吸尘和清洗的地刷(3), 所述吸尘设备(2)上设置有水箱(4); 所述水箱(4)内设置有第 一紫外杀菌装置, 所述吸尘设备(2)的进气通道(13)内设置有第二紫外杀菌装置, 所述第一 紫外杀菌装置和所述第二紫外杀菌装置通过形成紫外线对所述水箱(4)和所述进气通道 (13)进行紫外杀菌消毒; 所述底 座(1)上设置有 臭氧发生器(7), 所述地刷(3)通过进气通道 (13)连通所述水箱(4), 所述臭氧发生器(7)通过第一管路(901)接入所述地刷(3), 所述臭 氧发生器(7)产生的臭氧经第一管路(901)依次对所述地刷(3)、 进气通道(13)和所述水箱 (4)进行全管路杀菌消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全管路紫外及臭氧杀菌消毒的清洁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 (1)上设置有第三紫外杀菌装置, 所述第三紫外杀菌装置在所述吸尘设备(2)置于所述底 座 (1)上时与所述 地刷(3)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全管路紫外及臭氧杀菌消毒的清洁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箱 (4)包括: 清水箱(401)和污水箱(402), 所述第一紫外杀菌装置通过第一紫外线灯带(501) 设置在所述污水箱(402)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全管路紫外及臭氧杀菌消毒的清洁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紫 外杀菌装置通过第二 紫外灯带(5 02)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13)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全管路紫外及臭氧杀菌消毒的清洁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三紫 外杀菌装置通过第三 紫外灯带(5 03)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全管路紫外及臭氧杀菌消毒的清洁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箱 (4)上方设置有排气通道(15), 所述臭 氧发生器(7)通过第一管路(901)接入所述 地刷(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全管路紫外及臭氧杀菌消毒的清洁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通 道(15)处设置有臭氧分解吸附模块, 所述臭氧分解吸附模块包括: 分解模块(8)和海帕 (12), 所述分解模块(8)置于所述海帕(12)的上方, 所述海帕(12)设置在所述水箱(4)的上 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全管路紫外及臭氧杀菌消毒的清洁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尘设 备(2)内设置有与所述水箱(4)直连的第二管路(902), 所述水箱(4)的底部通过单向阀连接 第二管路(902), 所述臭氧发生器(7)与所述第一管路(901)以及所述第二管路(902)之间设 置有控制阀(16), 所述控制阀(16)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管路( 901)和所述第二管路 (90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全管路紫外及臭氧杀菌消毒的清洁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向阀 包括: 污水单向阀(1801)和清水单向阀(1802), 所述污水单向阀(1801)设置在污水箱(402) 的下端, 所述清水单向阀(1802)设置在清水箱(401)的下端, 所述污水箱(402)通过所述污 水单向阀(1801)与所述第二管路(902)连通。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全管路紫外及臭氧杀菌消毒的清洁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 (1)内设置有充电装置(17), 所述充电装置(17)在所述吸尘设备(2)置于所述底座(1)上时 与所述吸尘设备(2)内的电机(11)电性连接驱动所述地刷(3)缓慢 转动, 同时供电给所述第 一紫外杀菌装置、 所述第二 紫外杀菌装置和所述第三 紫外杀菌装置 工作。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854554 U 2一种全管路紫外及 臭氧杀菌消毒的清洁用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全管路紫外及臭氧杀菌消毒的 清洁用具。 背景技术 [0002]我国GDP持续快速发展, 消费者收入持续增长, 尤其是大中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快 速增长, 居民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复式住房以及大面积住房越来越多, 居民对吸尘器、 洗 地机的需求 也越来越强。 [0003]以吸尘器为例, 吸尘器按结构可分为立式、 卧式和便携式, 现有的吸尘器主要由尘 体、 尘杯和地刷组成, 吸尘器电机高速旋转, 从吸入口吸入空气, 使尘箱产生一定的真空, 灰 尘等杂物依次通过地毯或地板刷 、 长接管、 弯管、 软管、 软管接头进入 滤尘袋, 灰尘等杂物滞 留在滤尘袋内, 空气经过滤片净化后, 再由机体尾部排出, 能够实现对地面的清洁; 然而随 着吸尘器在目前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所以在配合吸尘器使用的附件 领域也有着很大 的需求; 但是现有的吸尘器往往具备有吸尘和 地刷清洗效果, 在进行吸尘地刷清洁后往往 吸尘器内的污水箱以及地刷头上粘附有较多的杂物和污水, 且吸尘管道为较难清洗整理的 部件, 长时间存放 易导致内部细菌滋 生, 形成二次污染, 影响吸尘器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一)要解决的技 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紫外杀菌消毒、 全面覆盖吸尘 设备杀菌消毒、 安全性更高、 循环杀菌除菌更彻底、 内部结构设置简单和系统自动杀菌 设置 更加方便的全管路紫外及臭 氧杀菌消毒的清洁用具。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管路紫外及臭氧杀菌消毒的清洁 用具, 包括: 底座和吸尘设备, 所述吸尘设备可拆卸地放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吸尘设备 的 下端设置有用于吸尘和清洗的地刷, 所述吸尘设备上设置有水箱; 所述水箱内设置有第一 紫外杀菌装置, 所述吸尘设备 的进气通道内设置有第二紫外杀菌装置, 所述第一紫外杀菌 装置和所述第二紫外杀菌装置通过形成紫外线对所述水箱和所述进气通道进行紫外杀菌 消毒, 在进 行吸尘工作时, 所述吸尘设备和所述底座相互分离, 所述充电装置与吸尘设备断 开充电电流, 此时紫外杀菌装置停止工作, 系统内部自动设置杀菌功能停止运行, 有效避免 所述吸尘设备未设置在所述充电装置上而导致的杀菌装置造成的紫外线泄漏; 当所述吸尘 设备放置在所述底座上时, 所述充电装置对所述吸尘设备进行充电, 紫外杀菌装置开始工 作对所述污水箱和所述进气通道以及所述地刷进 行杀菌消毒,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 臭氧发生 器, 所述地刷通过进气通道连通所述水箱, 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第一管路接入所述地刷, 所 述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经第一管路依次对所述地刷、 进气通道和所述水箱进行全管路杀 菌消毒, 此结构的设置, 通过所述第一紫外杀菌装置设置在所述水箱内能够对所述水箱内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6854554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全管路紫外及臭氧杀菌消毒的清洁用具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全管路紫外及臭氧杀菌消毒的清洁用具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全管路紫外及臭氧杀菌消毒的清洁用具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全管路紫外及臭氧杀菌消毒的清洁用具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1:10:3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