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网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384120.4 (22)申请日 2021.09.2 9 (73)专利权人 中山盛丰 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 东桠管 理区榄四洋第8栋 (72)发明人 黄建强 丁丰荣 陈伟君 康纪福  陈镜飞 周重炉 阳晒虎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中山颖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4647 代理人 何卓南 (51)Int.Cl. B62B 3/16(2006.01) B62B 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笼车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笼车, 包括有底框, 所述底框上设有车笼, 所述底框包括有前侧梁、 后侧梁、 左侧梁、 右侧梁, 所述左侧梁的下端和所 述右侧梁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脚轮, 所述 前侧梁中部与所述后侧梁中部之间连接有前后 延伸的中部横 梁, 所述前侧梁的前端面和所述中 部横梁的下端面共同连接有便于增加连接强度 的第一加强固定件, 所述后侧梁的后端面和所述 中部横梁的下端面共同连接有便于增加连接强 度的第二加强固定件, 所述第一加强固定件上连 接有拉手, 所述第二加强固定件上连接有拖车 扣。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15553474 U 2022.01.18 CN 215553474 U 1.一种笼车, 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框(1), 所述底框(1)上设有车笼(2), 所述底框(1)包 括有前侧梁(11)、 后侧梁(12)、 左侧梁(13)、 右侧梁(14), 所述左侧梁(13)的下端和所述右 侧梁(14)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脚轮(3), 所述前侧 梁(11)中部与所述后侧梁(12)中 部之间连接有前后延伸的中部横梁(15), 所述前侧梁(11)的前端面和所述中部横梁(15)的 下端面共同连接有便于增加连接强度的第一加强固定件(4), 所述后侧梁(12)的后端面和 所述中部横梁(15)的下端面共同连接有便于增加连接强度的第二加强固定件(5), 所述第 一加强固定件(4)上 连接有拉手(6), 所述第二加强固定件(5)上 连接有拖车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笼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加强固定件(4)包括有固定在 所述前侧梁(11)的前端面上的第一连接部(41), 以及固定在所述中部横梁(15)的下端面的 第二连接部(42), 所述第一连接部(4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42)之间连接有第一折弯部 (43), 所述第二连接部(42)下端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1)下端高度, 所述第二连 接部(42)下端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1)上端高度, 所述第二加强固定件(5)包括 有固定在所述后侧梁(12)的后端面上的第三连接部(51), 以及固定在所述中部横梁(15)的 下端面的第四连接部(52), 所述第三连接部(51)和所述第四连接部(52)之间连接有第二折 弯部(53), 所述第四连接部(52)下端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三连接部(51)下端高度, 所述第 四连接部(52)下端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三连接 部(51)上端高度。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笼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横梁(15)为相互平行的两条, 所 述第二连接部(42)都与两条所述中部横梁(15)的下端面相连接, 所述第四连接部(52)都与 两条所述中部横梁(15)的下端面相连接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笼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梁(13)的下端或所述右侧梁 (14)的下端设有长方形的框架(10), 所述框架(10)上设有便于叉车上的货叉从所述笼车的 一侧插入防止笼 车在货叉 上滑落的卡叉 车插口(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笼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梁(13)与所述中部横梁(15) 之间、 所述右侧梁(14)与所述中部横梁(15)之间分别连接有左右延伸的若干条强化横梁 (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笼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下端四个角的位置分别设 有向下延伸的凸块(9), 所述凸块(9)下端向上 凹设有便于笼车上下堆叠时从上往下卡接在 所述车笼(2)上端的卡接凹口(91)。 7.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一种笼车, 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梁(13)、 所述右侧梁(14)分别 为相互平行的两条。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5553474 U 2一种笼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一种笼 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笼车使用越来越普遍, 笼车兼具储存、 装载、 搬运、 陈列 等功能, 在仓储与 物流作业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目前市场上的笼车, 其拉手或拖车勾 只连接在前端或后端的横梁 上, 当笼车负重过大时, 笼车前端或后端的横梁容易产生形变, 另外笼车前后端的横梁接触面积小, 拉手或拖车勾在横梁上 的连接较为单薄, 连接强度不 够, 拉手或拖车勾受力会容易从横梁上脱落, 导致笼车的使用寿命低; 另, 现有的笼车不便 于堆叠放置, 占用较多的室内空间; 另, 若用叉车搬运笼车时, 由于叉车上的货叉插入笼车 底部没有固定, 加上叉车移动过程振动较大, 笼车在货叉上容易产生晃动、 滑移, 笼车甚至 有可能从货叉 上滑落, 存在安全隐患。 [0003]因此, 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 已成为本领域 技术人员亟 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笼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 实用新 型采用了下列技 术方案: [0005]一种笼车, 包括有底框1, 所述底框1上设有车笼2, 所述底框1包括有前侧梁11、 后 侧梁12、 左侧梁13、 右侧梁14, 所述左侧梁13的下端和所述右侧梁14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 若干脚轮3, 所述前侧梁11中部与所述后侧梁12中部之间连接有 前后延伸的中部横梁15, 所 述前侧梁11的前端面和所述中部横梁15的下端面共同连接有便于增加连接强度的第一加 强固定件4, 所述后侧梁12的后端面和所述中部横梁15的下端面共同连接有便于增加连接 强度的第二加强固定件5, 所述第一加强固定件4上连接有拉手6, 所述第二加强固定件5上 连接有拖车扣7。 [0006]所述第一加强固定件4包括有固定在所述前侧梁11的前端面上的第一连接部41, 以及固定在所述中部横梁15的下端面的第二连接部42, 所述第一连接部4 1和所述第二连接 部42之间连接有第一折弯部43, 所述第二连接部42下端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1下 端高度, 所述第二连接部42下端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1上端高度, 所述第二加强 固定件5包括有固定在所述后侧梁12的后端面上的第三连接部51, 以及固定在所述中部横 梁15的下端面的第四连接部52, 所述第三连接部51和所述第四连接部52之间连接有第二折 弯部53, 所述第四连接部52下端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三连接部51下端高度, 所述第四连接 部52下端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三连接 部51上端高度。 [0007]所述中部横梁15为相互平行的两条, 所述第二连接部42都与两条所述中部横梁15 的下端面相连接, 所述第四连接 部52都与两条 所述中部横梁15的下端面相连接 。 [0008]所述左侧梁13的下端或所述右侧梁14的下端 设有长方形的框架10, 所述框架10上 设有便于叉车上的货叉从所述笼 车的一侧插 入防止笼 车在货叉 上滑落的卡叉 车插口8。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5553474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笼车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笼车 第 1 页 专利 一种笼车 第 2 页 专利 一种笼车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0:33:4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