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网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432003.0 (22)申请日 2021.10.10 (73)专利权人 冯涛 地址 250400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安城乡 望口山村254 号 (72)发明人 冯涛 徐赞美 梅文涛 崔凌飞  (51)Int.Cl. B62B 3/00(2006.01) B62B 3/02(2006.01) B62B 5/00(2006.01) H01M 50/256(2021.01) H01M 10/613(2014.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能源 汽车电池 多功能回收转 运机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设备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 车电池多功能 回收转运机构, 包括基座板, 基座板顶端面的四 角处均安装有弹簧筒, 弹簧筒的顶端连接有支撑 板, 且基座板顶端面的中心处安装有电动推杆, 电动推杆的顶端安装于支撑板底端面的中心处; 支撑板的顶端面上安装有支 撑凸台, 支撑凸台的 上方支撑有转运框, 且转运框的底端面上连接有 与支撑凸台相配合的支撑套框; 转运框内腔的底 端面上通过减震弹簧连接有减震板, 减震板的顶 端面上铺设有柔性垫, 转运框的左右侧壁上均开 设有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新能源汽车电池 多功能回收转运机构结构设计合理, 生产成本较 低且便于转运操作, 具有极佳的市场推广价 值。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5475190 U 2022.01.11 CN 215475190 U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多功能回收转运机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基座板 (1) , 所述基座 板 (1) 顶端面的四角处均安装有弹簧筒 (2) , 所述弹簧筒 (2) 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板 (3) , 且所 述基座板 (1) 顶端面的中心处安装有电动推杆 (4) , 所述电动推杆 (4) 的顶端安装于所述支 撑板 (3) 底端面的中心处; 所述支撑板 (3) 的顶端面上安装有支撑凸台 (5) , 所述支撑凸台 (5) 的上方支撑有转运框 (6) , 且转运框 (6) 的底端面上连接有与支撑凸台 (5) 相配合的支撑 套框 (7) ; 所述转运框 (6) 内腔的底端面上通过减震弹簧 (8) 连接有减震板 (9) , 所述减震板 (9) 的顶端面上铺设有柔性垫 (10) , 所述转运框 (6) 的左右侧壁上均开设有散热孔 (11) , 且 转运框 (6) 的前后侧壁上均嵌设有制冷片 (12) , 所述转运框 (6) 的外侧壁上安装有蓄电池 (13) ; 所述基座板 (1) 底端面的边角处均安装有双刹轮 (14) , 且支撑板 (3) 的侧壁上安装有 手扶杆 (1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 能源汽车电池多功能回收转运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支撑板 (3) 和基座板 (1) 上 下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 能源汽车电池多功能回收转运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支撑套框 (7) 可间隙配合套接在所述支撑凸台 (5) 的外侧, 且支撑套框 (7) 还可套接在另一 转运框 (6) 的顶端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 能源汽车电池多功能回收转运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蓄电池 (13) 均沿制冷片 (12) 的一侧安装于所述 转运框 (6) 的外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 能源汽车电池多功能回收转运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制冷片 (12) 分别与蓄电池 (13) 电性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 能源汽车电池多功能回收转运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双刹轮 (14) 分别与其上 方的弹簧筒 (2) 上 下同轴。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5475190 U 2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多功能回收转运 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 池多功能回收转 运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 (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 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 , 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 形成的技术原理先 进、 具有新技术、 新结构的汽 车。 新能源汽 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 车 (HEV) 、 纯电动 汽车 (BEV, 包括太阳能汽车) 、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FCEV) 、 其他新能源 (如超级电容器、 飞轮 等高效储能器) 汽车等。 [0003]新能源汽车的功能装置就是电池, 电池使用完后, 如果随意丢弃, 会破坏我们的水 源, 侵蚀我们赖以生存的庄稼和土地, 这是由于废旧电池内含有 大量的重金属以及废酸、 废 碱等电解质溶液, 所以我们有必要将使用后的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再利用, 一来可以防止污 染环境, 二来可以对其中有用的成分进行再利用, 节约资源, 目前,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用回 收转运装置多 数都是固定的, 不便于进 行移动, 当需要移动回收转运装置时非常麻烦, 耽误 时间, 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因此, 如何研发一种能够自动移动且使用方便的新能源汽车电池 转运设备, 成为了 本领域技术人员亟 待解决的技 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解决的技 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多功能 回收转运机构, 旨在使其能够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对新能源 汽车的电池进行转 运。 [0006]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 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多功能回收转运机构, 包括基座板, 所述基座板顶端面的四 角处均安装有弹簧筒, 所述弹簧筒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板, 且所述基座板顶端面的中心处安 装有电动推杆, 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安装于所述支撑板底端面的中心处; 所述支撑板的顶 端面上安装有支撑凸台, 所述支撑凸台的上方支撑有转运框, 且转运框的底端面上连接有 与支撑凸台相配合的支撑套框; 所述转运框内腔的底端面上通过减震弹簧连接有减震板, 所述减震板的顶端面上铺设有柔性垫, 所述转运框的左右侧 壁上均开设有散热孔, 且转运 框的前后侧 壁上均嵌设有制冷片, 所述转运框的外侧 壁上安装有蓄电池; 所述基座板底端 面的边角处均安装有双刹轮, 且支撑 板的侧壁上安装有手扶杆。 [0009]更进一步地, 所述支撑板和基座板上下同轴, 从而在使用弹簧筒对支撑板进行支 撑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支撑 板的稳定性。 [0010]更进一步地, 所述支撑套框可间隙配合套接在所述支撑凸台的外侧, 且支撑套框 还可套接在另一 转运框的顶端口处。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5475190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多功能回收转运机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多功能回收转运机构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多功能回收转运机构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多功能回收转运机构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0:32:3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