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网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298259.5 (22)申请日 2021.11.04 (71)申请人 华亭煤业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744100 甘肃省平凉 市华亭市西华 镇 上亭社区莲湖路109号 (72)发明人 张玉亮 徐元强 郭伟成 崔琳  (51)Int.Cl. G06F 30/13(2020.01) G06F 30/20(2020.01) G06F 119/14(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开采强度及微震分析的煤矿冲击 地压预测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开采强度及微震分 析的煤矿冲击地压预测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利 用以下定性指标评价是否有冲击危险性, 小能量 震动无规律 分散分布, 震动频次与总能量同步下 降或上升, 表明煤岩层集聚的能量在平缓稳定地 释放, 一般不会发生冲击地压显现; 小能量震动 的空间分布从杂乱分散变为较规律的排列; 震动 分散, 震动频次持续增加, 震动总能量持续增大, 突然, 震动频次减少, 但震动总能量仍持续增大, 甚至翻倍。 工作面相邻两日推进度变化过大, 放 高与采高之比过大。 发明在现场预测预警实践中 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为矿井冲击灾害治理提供了 坚实的技 术基础。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7页 CN 114048530 A 2022.02.15 CN 114048530 A 1.一种基于开采强度及微震分析的煤矿冲击地压预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 骤: S1: 分析华亭矿区砚北煤矿250207工作面4次典型的冲击显现前矿震释放能量与工作 面推进度之间的关系统计情况; S2: 分析砚北煤矿250202上综采工作面2018年10月11日发生冲击地压显现(微震监测能 量为4.57×105J)工作面产量、 矿震频次与矿震释放总能量关系统计图; S3: 分析砚北煤矿250207工作 面冲击地压显现前矿震释放能量与工作 面放煤高度之间 的关系统计图; S4: 分析华亭煤矿250103回采工作面2011年9月30日至10月2日连续3天的微震监测震 源平面定位情况; S5: 对以上分析进行总结, 微震对矿山冲击地压预警具有独特优势, 利用以下定性指标 评价评价是否有冲击危险性, 在现场取得了明显效果: (1)小能量(能量等于或小于104J级 别)震动无规律分散分布, 震动频次与总能量同步下降或上升, 无论震动频次多高, 震动释 放的总能量有多大, 表示煤岩层集聚的能量在平缓稳定地释放, 一般不会发生冲击地压显 现; (2)小能量(能量等于或小于104J级别)震动的空间分布从杂 乱分散变为较规律的排列, 大能量(能量大于104J级别)震动次数增加, 震中迁移并集中, 预示冲击地压危险性增大。 (3)震动分散, 震动频次持续增加, 震动总能量持续增大, 突然, 震动频次变小, 但震动总能 量持续增大, 甚至翻倍, 预示冲击地压危险性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开采强度及微震分析的煤矿冲击地压预测方法, 其 特征在于, 所述S1 中, 工作面忽 快忽慢推进或工作面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突然 快速推进都可 能引发冲击地压。 也就是说, 工作面非匀速推进, 是诱发冲击地压的重要因素; 冲击地压发 生前, 矿震释放能量级别基本都在105J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开采强度及微震分析的煤矿冲击地压预测方法, 其 特征在于, 所述S2中, 工作面推进速度是评价回采工作面冲击危险程度大小的重要指标之 一, 且工作面是否匀速推进, 即工作面相 邻两日推进度相差大小, 也是影响工作面冲击危险 程度的重要因素, 工作面推进速度变化幅度越大, 诱发冲击的危险程度也随之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开采强度及微震分析的煤矿冲击地压预测方法, 其 特征在于, 所述S1和S2中, 根据华亭矿区各冲击地压矿井回采工作面防冲实践总结, 综合考 虑生产任务和防冲要求, 将回采工作面日推进度控制在3.2m之内, 且尽量保持匀速推进, 若 遇特殊情况, 工作面相邻两日推进度相 差控制在最小程度(以华亭矿区各矿井回采循环进 度0.8m考虑, 相邻两日推进度之差应控制在0.8之内), 对防冲是比较有利的, 随着采高的增 加, 冲击地压危险性也随之增加。 华亭矿区各冲击地压矿井均采用综放开采, 采高一般都为 3m, 所以要降低冲击地压危险, 只能从减小放煤高度入手。 对综放开采而言, 工作面放煤时, 由于瞬时放落的煤量大, 会突然改变放煤区域的应力状态, 煤层会出现突然卸压、 增压, 能 量的释放量和释放速度也会显著增加, 导致煤层及围岩应力发生急剧变化, 当应力超过煤 岩层的极限应力时, 就会诱发冲击地压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开采强度及微震分析的煤矿冲击地压预测方法, 其 特征在于, 所述S3中工作面矿震释放能量与放煤高度及其变化幅度存在一定的关系。 放煤 高度过大(9.0 m以上)或放高变化幅度大都可能引发冲击地压。 对于华亭矿区各冲击地压矿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048530 A 2井来说, 因各矿回采工作面设计采高基本都为3.0m, 所以控制开采高度实际也就是控制采 放比。 放煤高度过大, 采空区悬顶离采场底板的高度就越大。 对于坚硬顶板煤层而言, 工作 面顶板垮落充填采空区的高度不大于采放煤高度时, 上覆岩层 破断下沉释放的能量和瞬时 垮落对采场底部的剧烈冲击就可能引发冲击地压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开采强度及微震分析的煤矿冲击地压预测方法, 其 特征在于, 所述S1、 S2和S3中, 对于华亭矿 区各冲击地压矿井具体开采条件而言, 为了科学 评价冲击地压危险性, 在综合指数法开采技术条件因素11项评价指标的基础上, 引入影响 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开采强度及均衡生产因素。 通过现场实践统计 分析, 将开采强度及均衡生产因素可归纳为三个具体的指标: 回采工作面推进速度、 回采工 作面相邻两日推进度变化大小和放顶煤工作面放高与采高之比。 参照冲击危险性评价生产 技术因素指标评价指数取值方法, 赋予相 应的指数。 基于华亭煤田各冲击地压矿井综放工 作面采高基本都为3.0m, 循环进尺基本都为0.8m的具体情况进行 赋值。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048530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开采强度及微震分析的煤矿冲击地压预测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开采强度及微震分析的煤矿冲击地压预测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基于开采强度及微震分析的煤矿冲击地压预测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基于开采强度及微震分析的煤矿冲击地压预测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3:57:2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