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网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437716.4 (22)申请日 2021.11.29 (71)申请人 深圳市水务科技发展 有限公司 地址 518035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 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入驻深圳市 前海商务秘书 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曾庆彬 苏腾飞 杨宗国 冯桂森  潘朝露 谭丹 李素云 梅盛超  (51)Int.Cl. G06F 30/13(2020.01) G06F 30/28(2020.01) G06F 113/08(2020.01) G06F 119/14(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河道水质模型的构建方法 (57)摘要 本申请涉及水环 境分析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 一种河道水质模 型的构建方法; 获取由研究区域 的河网水系信息、 水利工程信息、 管网布置信息、 水质监测数据、 水位数据以及降雨预报数据组成 的基础资料; 基于该基础资料, 计算水环境容量 和水体污染物 运移数据; 获取水环 境容量和水体 污染物运移数据, 基于水环境容量和水体污染物 运移数据, 对突发水污染事件进行模拟与应急响 应并生成模拟结果; 对模拟结果进行可视化; 建 立河道水质模 型, 从而获得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数 据, 对水污染突发事故进行动态时空模拟, 预报 并动态展示污染物到达地点、 时间、 范围、 浓度与 历时, 争取到应急措施 应对的时间, 有助于及时、 精准地处理污染物。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5页 附图3页 CN 114139259 A 2022.03.04 CN 114139259 A 1.一种河道水质模型的构建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获取研究区域的河网水系信息、 水利工程信息、 管网布置信息、 水质监测数据、 水位数 据以及降雨预报数据, 基于所述研究区域的河网水系信息、 水利工程信息、 管网布置信息、 水质监测数据、 水位数据以及降雨预报数据, 得到基础资料; 基于所述基础资料, 计算水环境 容量和水体污染物运移数据; 获取所述水环境容量和所述水体污染物运移数据, 并基于所述水环境容量和所述水体 污染物运移数据, 对突发水污染事 件进行模拟与应急响应并生成模拟结果; 对所述模拟结果进行 可视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水质模型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计算水 环境容量之前还 包括获取 水体水质变化信息, 所述水体水质变化信息满足 公式一: ; 其中, vx, vy, vz分别为x, y, z方向的流速分量; Dx, Dy, Dz分别为x, y, z方向的扩散系 数; C 为污染物浓度; t为时间; S为 其他源汇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水质模型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计算水环境容量 的具体步骤 包括: 获取污染物扩散信息; 基于所述污染物扩散信 息判断污染物扩散维度, 并基于所述判断结果搭建水环境容量 计算模型; 根据所述水环境 容量计算模型, 计算出 水环境容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水质模型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污染物 扩散信息判断污染物扩散维度的具体步骤 包括: 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在各个方向上完全均匀混合, 则判定污染物扩散维度为零维, 并 搭建零维水环境 容量计算模型; 当水体污染物浓度仅在一个方向上发生变化, 而在其余两个方向上不变, 则判定污染 物扩散维度为 一维, 并搭建一维水环境 容量计算模型; 当水体污染物浓度仅在一个方向上不变, 而在其余两个方向上发生变化, 则判定污染 物扩散维度为 二维, 并搭建二维水环境 容量计算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水质模型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判定污染物扩 散维度为 零维时, 计算水环境 容量的具体步骤 包括: 获取河道稀释容 量和自净容 量; 获取所述稀释容量和自净容量之和, 得到零维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具体计算满足公 式二: ; 式中, W为水环境容量, 单位为kg/d; Q为河段的设计流量, 单位为m3/s; V为河段设计 水体权 利 要 求 书 1/4 页 2 CN 114139259 A 2体积, 单位为m3; K为污染物降解系数, 单位为1/d; Cs为下游控制断面处的污染物目标浓度, 单位为mg/L; C0为河段初始断面处的污染物本底浓度, 单位 为mg/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道水质模型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判定污染物扩 散维度为 一维时, 计算水环境 容量的具体步骤 包括: 获取一维均匀水体水质变化信息, 所述 一维均匀水体水质变化信息满足 公式三: ; 其中, u为河流断面平均流速, 单位为m/s; a为扩散方向沿程距离, 单位为km; K为综合降 解系数, 单位 为1/d; C为扩散方向沿程污染物浓度, 单位 为mg/L; 当均匀河流处于定常排污条件, 而河流流速和河水中污染物浓度处于稳定状态时, 所 述一维均匀水体水质变化信息满足 公式四: ; 其中, E为扩散方向弥散系数, 单位 为m2/s; 设置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所述计算结果满足 公式五: ; 其中, C0为初始断面处的污染物本底浓度, 单位 为mg/L; 基于所述管网布置信息, 对各污染源排放口位置进行概化, 并根据不同概化的集中点 位置, 计算出一维水环境 容量; 当集中点 为河段上边界, 则概 化后的一维水环境 容量计算满足 公式六: ; 其中, W为水环境容量, 单位为kg/d; Q  为河段的设计流量, 单位为m3/s; L 为计算河段总 长度, 单位为m; u  为河段设计平均流速, 单位为m/s; K为污染物降解系 数, 单位为1/d; CS为 下游控制断面处的污染物目标浓度, 单位为mg/L; C0为河段初始断面处的污染物本底浓度, 单位为mg/L。 7.当集中点 为河段中点, 则概 化后的一维水环境 容量计算满足 公式七: ; 当概化为均匀分布时, 则均匀分布概 化后的一维水环境 容量计算满足以式八: ; 其中, V为河段设计水体 体积, 单位 为m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河道水质模型的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判定污染物扩 散维度为 二维时, 计算水环境 容量的具体步骤 包括:权 利 要 求 书 2/4 页 3 CN 114139259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河道水质模型的构建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河道水质模型的构建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河道水质模型的构建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河道水质模型的构建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1:28:2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