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网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11521882.2 (22)申请日 2021.12.13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4254534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03.29 (73)专利权人 哈尔滨工业大 学 地址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 大直街92号 (72)发明人 李顺龙 崔洪涛 李忠龙 郭亚朋 王鑫 (74)专利代理 机构 哈尔滨龙 科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23206 专利代理师 冯建 (51)Int.Cl. G06F 30/23(2020.01)G06F 30/13(2020.01) G06F 17/11(2006.01) G06F 119/14(2020.01) 审查员 王希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钢筋三维加强效应的混凝土本构 模型计算方法 (57)摘要 一种基于钢筋三维加强效应的混凝土本构 模型计算方法, 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桥梁非线性 破坏的建模 方法。 获取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力学 性能; 建立单轴受力的钢筋混凝土立方体单元, 分解为一维轴向受力单元和二维法向受力单元, 分别计算钢筋对混凝土的加强系数并得到弹性 模量; 分别对 单轴受力的钢筋混凝土立方体单元 进行受拉和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修正, 对损伤演 化参数进行修正, 得到修正后的本构关系曲线; 应用于有 限元中建立三维实体非线性有 限元模 型, 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塑性损伤及承载能力的 计算。 考虑钢筋对混凝土的加强系数, 同时提出 修正的钢筋混凝土本构模型, 能够高效、 准确的 评估实际桥梁的极限承载能力。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7页 附图4页 CN 114254534 B 2022.09.16 CN 114254534 B 1.一种基于钢筋三维加强效应的混凝土本构模型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获取 结构中混凝 土和钢筋的材 料力学性能; 步骤2: 建立单轴受力的钢筋混凝土立方体单元, 以混凝土作为基础材料, 钢筋作为辅 助加强效应材料, 假设钢筋的加强效应均匀弥散到混凝土中形成三维正交单元, 将其分解 为一维轴向受力单元和二维法向受力单元, 分别计算钢筋对混凝土的加强系 数, 得到单轴 受力的钢筋混凝 土立方体单 元的弹性模量: 其中, κ 为 三维钢筋加强系数 κ =κ1+κ2‑1=( α‑1)es1+κ21/[(1‑es2)κ21+es2] α =Es/Econ为钢筋与混凝土弹性模量之比, Es为钢筋弹性模量, Econ为混凝土弹性模量, κ1为一维钢筋加强系数, κ2为二维钢筋加强系数, κ21为加筋层配筋 率, es1为一维轴向受力单 元的配筋率, es2为二维法向受力单 元的配筋率; 步骤3: 分别对单轴受力的钢筋混凝土立方体单元进行受拉和 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修 正, 受拉应力应变曲线修正时考虑拉伸峰值应力以及钢筋屈 服应力的方程约束条件, 受压 应力应变曲线修正时考虑钢筋对混凝土单元的约束, 基于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 2010)》 , 假设混凝土开裂过程中不发生钢筋损伤且钢筋与混凝土不产生相 对滑移, 对损伤 演化参数进行修 正, 得到修 正后的本构关系曲线: 受拉损伤演化 参数按如下公式计算: 受压损伤演化 参数按如下公式计算: 拉应力σt按如下公式计算: 压应力σc按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E0为素混凝土初始弹性模量, θ=0.075ρs/ds, ρs为钢筋配筋率, ds为钢筋直径, ft为 拉伸峰值应力, εt为单轴受力的钢筋混凝土 立方体单元拉应变, εc为单轴受力的钢筋混凝土权 利 要 求 书 1/4 页 2 CN 114254534 B 2立方体单元压应变, fc'c为约束混凝土峰值压应力, εcc为fc'c对应的压应变, Esec为核心混凝 土弹性模量; 步骤4: 将修正后的本构关系曲线应用于有限元中, 建立三维实体非线性有限元模型, 进行钢筋混凝 土结构塑性损伤及承载能力的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钢筋三维加强效应的混凝土本构模型计算方法, 其 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 中混凝土依据规范 《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 2019)》 进行轴心抗压强度试验, 同时进行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 或对实际结构进行回弹 测试检测混凝土的材料力学性能, 钢筋依据规范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 室温试验方 法(GB/T 228.1‑2010)》 进行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或依据 《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92‑2017)》 对钢筋的屈服强度及弹性模量进行 取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钢筋三维加强效应的混凝土本构模型计算方法, 其 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2中单轴受力的钢筋混凝 土立方体单 元建立过程如下: 步骤2.1、 结构内部由纵向钢筋和横向箍筋组成钢筋框架, 认为钢筋以三维正交 的方式 存在于混凝土内部, 假设三条正交的钢筋有一条在应力方向, 另外两条钢筋组成的平面的 法线方向与受力方向相同, 形成三维正交单 元; 步骤2.2、 基于均匀化理论将三维正交单元分解为一维轴向受力单元和二维法向受力 单元; 步骤2.3、 假设一维轴向受力单元中钢筋和混凝土符合变形协调假设, 钢筋起到加强效 应后一维轴向受力单 元的弹性模量表示 为: E1=(1‑es1)Econ+es1Es=[(1‑es1)+es1α ]Econ=κ1Econ 式中, E1为一维轴向受力单元的弹性模 量, es1为一维轴向受力单元的配筋率, α =Es/Econ 为钢筋与混凝土弹性模量之比, Es为钢筋弹性模量, Econ为混凝土弹性模量, κ1为一维钢筋加 强系数; 步骤2.4、 将二维法向受力单元的钢筋分散到加筋面, 以加筋面的形式构成二维法向受 力单元的一部分, 根据等应力假设, 则二维法向受力单 元的弹性模量表示 为: E2=κ21/[(1‑es2)κ21+es2]Econ=κ2Econ 式中, E2为二维法向受力单元的弹性模量, es2为二维法向受力单元的配筋率, κ2为二维 钢筋加强系数, κ21为加筋层配筋率; 步骤2.5、 将分解后的一维轴向受力单元和二维法向受力单元效应叠加, 则三维钢筋加 强系数按如下公式计算: κ =κ1+κ2‑1=( α‑1)es1+κ21/[(1‑es2)κ21+es2] 则单轴受力的钢筋混凝 土立方体单 元的弹性模量计算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钢筋三维加强效应的混凝土本构模型计算方法, 其 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单轴受力的钢筋混凝土立方体单元 的修正后的本构关系曲线计算 过程如下: 步骤3.1、 钢筋混凝土的破坏机制主要表现为拉伸开裂和压缩破碎, 当混凝土发生破坏 时, 以损伤系数表示 其破坏程度, 混凝 土单轴拉伸有效应力和单轴压缩有效应力分别为:权 利 要 求 书 2/4 页 3 CN 114254534 B 3
专利 一种基于钢筋三维加强效应的混凝土本构模型计算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1.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1.5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1:27:39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2 M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52000-3 2023 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 Overarching EPB assessment — Part 3 General principles for determination and reporting of primary energy factors (PEF) and CO2 emission coefficients.pdf
ISO 11892 2024 Space systems Subsystems or units to spacecraft interface control document.pdf
ISO 14130 1997 Fibre-reinforced plastic composites — Determination of apparent interlaminar shear strength by short-beam method.pdf
ISO ASTM 51900 2023 Guidance for dosimetry for radiation research.pdf
ISO 725 2009 ISO inch screw threads — Basic dimensions.pdf
ISO 5690-2-1984Equipment for distributing fertilizers. Test methods. Part 2_Fertilizer distributors (1).pdf
ISO 16610-31 2016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 (GPS) — Filtration — Part 31 Robust.pdf
ISO 37301-2021 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文版).pdf
ISO 5647 2019 Paper and board — Determination of titanium dioxide content.pdf
ISO 22400-1 2014 Automation systems and integration —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s) for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management — Part 1 Overview, concepts and terminology.pdf
GB-T 20283-2020 信息安全技术 保护轮廓和安全目标的产生指南.pdf
GB-T 38406-2019 皮革化学品 合成鞣剂中鞣质含量的测定.pdf
GB-T 42177-2022 加氢站氢气阀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pdf
GB-T 12615.4-2004 封闭型平圆头抽芯铆钉 51级.pdf
GB-T 20082-2006 液压传动 液体污染 采用光学显微镜测定颗粒污染度的方法.pdf
GB-T 38174-2019 风能发电系统 风力发电场可利用率.pdf
GB-T 1621-2008 工业氯化铁.pdf
GB-T 9695.23-2008 肉与肉制品 羟脯氨酸含量测定.pdf
GB-Z 29638-2013 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 功能安全概念及GB-T 20438系列概况.pdf
GB-T 7065-1997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热水色牢度.pdf
1
/
3
16
评价文档
赞助1.5元 点击下载(1.2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1.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