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506613.9
(22)申请日 2021.12.10
(71)申请人 浙江南德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313200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雷甸镇
白云南路86 6号5号楼 2层201室
(72)发明人 刘维城 戴珏珺 曾超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11429
专利代理师 王会祥
(51)Int.Cl.
H02M 1/00(2007.01)
H05K 7/14(2006.01)
H05K 7/20(2006.01)
A62C 3/16(2006.01)
A62C 3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并联混合储能变流器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储能变流器领域, 具体为
一种并联混合储能变流器装置, 包括装置外壳,
所述装置外壳内安装有电器元件, 所述装置外壳
的内部顶端面上焊接固定有伺服电机, 所述装置
外壳的顶端安装有高效降温组件, 所述高效降温
组件上安装固定有存储箱和烟雾传感器, 所述存
储箱上法兰 连接有小型水泵, 所述小型水泵上螺
栓连接有冷却管, 所述高效降温组件内安装有等
量输送组件, 解决了现有的并联混合储能变流器
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够对自身进行快速高效的降
温散热工作, 同时在并联混合储能变流器内部线
路短路起火时, 不能够对自身进行及时有效的灭
火工作, 进而不能够并联混合储能变流器长时间
工作状态的稳定和安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7页
CN 114448204 A
2022.05.06
CN 114448204 A
1.一种并联混合储能变流器装置, 包括装置外壳(1),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外壳(1)内
安装有电器元件(2), 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部顶端面上焊接固定有伺服电机(3), 所述伺服
电机(3)的输出轴上焊接固定有转动板(4), 所述装置外壳(1)的顶端安装有高效降温组件
(5), 所述高效降温组件(5)上安装 固定有存储箱(8)和烟雾传感器(11), 所述存储箱(8)上
法兰连接有小型水泵(9), 所述小型水泵(9)上螺栓连接有冷却管(10), 所述冷却管(10)的
另一端螺栓连接在存储箱(8)上, 所述高效降温组件(5)内安装有等量输送组件(13), 所述
等量输送组件(13)上连接有输送管(15), 所述输送管(15)的顶端螺栓连接有放置箱(14),
所述输送管(15)上螺 栓安装有电磁阀(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并联混合储能变流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板(4)的
中心轴线与装置外壳(1)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中心线上, 所述转动板(4)呈椭圆状, 所
述高效降温组件(5)对称分布在 装置外壳(1)顶端面的两侧, 所述放置箱(14)的底端面呈圆
弧状, 所述输送管(15)连接在放置箱(14)的底部中间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并联混合储能变流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效降温组件
(5)包括固定框(501), 所述固定框(501)螺钉连接在装置外壳(1)的顶端面上, 所述固定框
(501)的侧端面上螺钉连接有滤网板(502), 所述滤网板(502)上限位滑动连接有滑动杆
(503), 所述滑动 杆(503)的一端焊接固定有固定顶块(504), 所述滑动 杆(503)的另一端焊
接固定有衔接架(506), 所述滑动 杆(503)上套设有复位弹簧(505), 所述复位弹簧(505)的
一端焊接固定在滤网板(502)上, 所述复位弹簧(505)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衔接架(506)上,
所述衔接架(506)上限位滑动连接有轮齿板(507), 所述轮齿板(507)上啮合连接有圆形齿
轮(50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并联混合储能变流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形齿轮
(508)和排风扇(510)均焊接固定在转动轴(509)上, 所述转动轴(509)转动连接在衔接架
(506)上, 所述转动轴(509)上转动 连接有橡胶活塞(511), 所述橡胶活塞(511)螺钉连接在
衔接架(506)上, 所述橡胶活塞(511)限位滑动 连接在连接管(512)内, 所述连接管(512)螺
栓连接在固定框(501)上, 所述冷却管(10)螺栓固定在连接管(512)内, 所述烟雾传感器
(11)螺栓安装在连接管(512)的底部, 所述连接管(512)的内部底端螺钉连接有橡胶板
(12), 所述固定顶 块(504)上 活动连接有推动杆(6), 所述推动杆(6)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清
理杆(7), 所述清理杆(7)限位滑动连接在装置 外壳(1)的顶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并联混合储能变流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杆(503)
固定在固定顶块(504)的底部中间部位, 所述固定顶块(504)整体呈半圆球状, 所述滑动杆
(503)的直径小于复位弹簧(505)的内部空间直径, 所述轮齿板(507)与固定框(501)的侧端
面之间为限位滑动连接, 所述固定框(501)的侧端面呈倾斜状, 所述固定框(501)的长度小
于连接管(512)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并联混合储能变流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衔接架(506)
固定在橡胶活塞(511)的中间部位, 所述橡胶活塞(511)的侧端面与连接管(512)的内壁相
贴合, 所述连接管(512)的内部空间直径大于排风扇(510)的直径, 所述冷却管(10)呈连续
“S”形分布在连接管(512)内, 所述连接管(512)的底端面与橡胶板(12)的底端面平齐, 所述
橡胶板(12)上开设有 “十”字形开口, 所述连接管(512)底端面的高度小于装置外壳(1)内部
顶端面的高度, 所述推动杆(6)对称分布在固定顶 块(504)的两侧, 所述推动杆(6)与清理杆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448204 A
2(7)一一对应, 所述推动杆(6)与清理杆(7)和固定顶 块(504)之间均为铰接, 所述清理杆(7)
的侧端面与滤网板(502)的外端面相贴合, 所述滤网板(502)的直径分别小于清理杆(7)的
长度和推动杆(6)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并联混合储能变流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等量输送组件
(13)包括橡胶杆(1301), 所述橡胶杆(1301)和导料框(1305)均螺钉连接在连接管(512)内,
所述橡胶杆(1301)的另一端螺钉连接有安装板(1302), 所述安装板(1302)限位滑动连接在
连接管(512)内, 所述安装板(1302)的底部焊接固定有 连接顶杆(1303), 所述安装板(1302)
上焊接固定有下料板(1304), 所述导料框(1305)上贯穿开设有下料槽(1306), 所述下料槽
(1306)的内部顶端面与柔性板(1307)的顶端面螺钉连接, 所述导料框(1305)的顶端与输送
管(15)的底端螺 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并联混合储能变流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顶杆
(1303)的顶端面呈圆弧状, 所述安装板(1302)固定在下料板(1304)的中间部位, 所述下料
板(1304)的宽度与下料槽(1306)的宽度相等, 所述下料槽(1306)的内部空间高度大于下料
板(1304)的厚度, 所述下 料板(1304)的长度大于导料框(13 05)的长度。
9.根据权利 要求7所述一种并联混合储能变流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料框(1305)
的内部底端面、 下料槽(1306)的内部底端面和下料板(1304)的底端面均位于同一水平面
上, 所述输送管(15)连接在导料框(13 05)的顶部中间部位。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448204 A
3
专利 一种并联混合储能变流器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0:48:1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