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网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510074.6 (22)申请日 2021.12.10 (71)申请人 江苏城乡建 设职业学院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殷村职教园和 裕路1号 (72)发明人 韩美俊 肖炳科 许宏良 张少瑜  (74)专利代理 机构 常州市英 诺创信专利代理事 务所(普通 合伙) 32258 代理人 李楠 (51)Int.Cl. H02N 1/00(2006.01) G06F 30/20(2020.01) G06F 30/10(2020.01) (54)发明名称 用于半导体发光组件的异质结发电设备及 计算机构建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发光组件技术领域, 涉及 一种用于半导体发光组件的异质结发电设备及 计算机构建方法, 设备包括: 依次连接成回路的 正极、 磷烯二维材料异质结基底和负极, 设置在 正极和磷烯二维材料异质结基底之间的包括 F4TCNQ分子层的强电子受体装置, 设置在负极和 磷烯二维材料异质结基底之间的包括BV分子层 的强电子供给装置, 以及谐振器; 磷烯二维材料 异质结基底包括靠近BV分子层一侧的二维磷烯 γ‑P层和形成在二维磷烯γ ‑P层表面且靠近 F4TCNQ分子层一侧的二维磷烯δ ‑P层; 谐振器工 作时, 带动分子在电极和异质结基底之间震动, 产生电荷转移并形成供电电流回路。 本发明发电 设备兼具高效、 低耗、 环保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114244178 A 2022.03.25 CN 114244178 A 1.一种用于半导体发光组件的异质结发电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通过外加电路依次 连接成回路的正极、 磷烯二维材料异质结基底和负极, 设置在正极和磷烯二维材料异质结 基底之间的强电子受体装置, 间隔设置在负极和磷烯二 维材料异质结基底之间的强电子供 给装置, 与强电子受体装置和强电子供给装置连接的谐振器, 以及用于控制谐振器震动的 控制装置; 强电子供给装置包括BV分子(苄基紫精)层, 强电子受体装置包括F4TCNQ分子(2,3,5, 6‑四氟‑7,7',8,8' ‑四氰二甲基对苯醌)层, 磷烯 二维材料异质结基底包括靠近BV分子层一 侧的二维磷烯γ ‑P层和形成在二维磷烯γ ‑P层表面且靠近F4TCNQ分子层一侧的二维磷烯 δ‑P层; 谐振器工作时, 带动F4TCNQ分子和BV分子在电极和异质结基底之间震动, 产生电荷 转移并形成供电 电流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半导体发光组件的异质结发电设备, 其特征在于: 强电子 受体装置包括具有电子传输能力的二维基底材料, F4TCNQ分子层形成在二维基底材料表 面, 强电子受体装置接触到正电极时, 正电荷就会自动在正电极上积累; 强电子供给装置包 括具有电子传输能力的二维基底材料, BV分子层形成在二维基底材料表面, 强电子供给装 置接触到负电极时, 负电荷就会自动在负电极上积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半导体发光组件的异质结发电设备的计算机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二维磷烯γ ‑P和δ‑P单胞结构并优化, 对优化后的γ ‑P单胞结构采用4*5进行 超胞构建, δ ‑P单胞结构采用4* 3进行超胞构建, 分别得到单层稳定的γ ‑P和 δ‑P二维材料; (2)构建δ ‑P/γ‑P异质结材料: 对单层稳定的γ ‑P和 δ‑P二维材料扶手椅边和锯齿形边 施加应变处理, 再将γ ‑P纵向堆叠到δ ‑P上进行结构优化, 得到稳定的磷烯 二维材料异质结 基底; (3)构建结构稳定的F4TCN Q分子和BV分子; (4)将步骤(3)构建好的F4TCNQ和BV分子放在步骤(2)构建的磷烯二维材料异质结基底 的顶位、 桥位和空位, 分别计算吸附体系的吸附能, 最 终确定吸附体系的最稳定吸附位置和 吸附能大小; (5)分别计算F4TCNQ在磷烯二维材料异质结基底的δ ‑P层一侧的最稳定吸附位置和BV 磷烯二维材料异质结基底的γ ‑P层一侧的最稳定吸附位置的Bader电荷转移量和能带结 构, 画出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与分子对数量关系的匹配图, 确定所需分子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半导体发光组件的异质结发电设备的计算机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具体优化方法为: γ ‑P晶格常数扶手椅边为 锯齿形边为 δ‑P晶格常数扶手椅边为 锯齿形边为 分别设置 的真空层 并采用PBE+vdW泛函进行结构优化, 其 中能量收敛精度设置为1*10‑3meV/atom, 力的收敛精 度设置为 采用11*11*1的k点网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发光组件的异质结发电设备的计算机构建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2)中具体应变处理方法为: 对γ ‑P扶手椅边应变变量处理为压缩0.88%, 锯 齿形边应变变量处理为拉伸0.55%; 对δ ‑P扶手椅边应变变量处理为拉伸0.85%, 锯齿形边 应变变量处理为压缩0.57%, 使得两种二维材料扶手椅边都为 和锯齿形边为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244178 A 2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半导体发光组件的异质结发电设备的计算机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具体构建方法为: 在MS(Material s Studio)软件中构建出F4TCNQ和 BV分子的结构, 并采用PBE+vdW的泛函进行结构优化, 能量收敛精度设置为1*10‑3meV/atom, 力的收敛精度设置为 采用9*9*1的k点网格, 从而获得准确度更高的结构稳定的 F4TCNQ和BV分子 。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半导体发光组件的异质结发电设备的计算机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吸附能计算方法为采用PBE+vdW泛函, 能量收敛精度设置为1*10‑ 3meV/atom, 力的收敛精度设置为 采用3*3*1的k点网格。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244178 A 3

.PDF文档 专利 用于半导体发光组件的异质结发电设备及计算机构建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用于半导体发光组件的异质结发电设备及计算机构建方法 第 1 页 专利 用于半导体发光组件的异质结发电设备及计算机构建方法 第 2 页 专利 用于半导体发光组件的异质结发电设备及计算机构建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9:56:1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