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网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393091.4 (22)申请日 2021.12.3 0 (73)专利权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丽水 供 电公司 地址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中东路 699号 专利权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丽水市 莲都区供电公司 (72)发明人 严鹤翔 毛熊 孙鹏俊 朱栋惠  吴红丹 林旭蓓 舒昊鹏 姚何宁  季丽玉 刘招娣  (74)专利代理 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9 专利代理师 陈东明(51)Int.Cl. H02B 1/56(2006.01) H02B 1/54(2006.01) H02B 1/46(2006.01) H02B 1/48(2006.01) H05K 7/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电力采集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采集设备, 箱体 内部纵向设有将箱体分隔为收纳仓和处理仓的 隔板, 收纳仓和处理仓前后分布, 收纳仓内设有 隔架, 隔架上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电力采集 箱, 隔架上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通孔, 处理仓 内设有风机, 隔板贯穿并固定收纳仓内的进风端 头和出风端头, 风机的外侧设有两个上下对称并 与风机外侧贴合的冷凝器, 处理仓内设有冷凝箱 和冷凝箱内连通的冷凝泵, 冷凝器的输出端与冷 凝箱内部连通, 冷凝箱的顶部设有控制器与客户 机天线, 天线端位于箱体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解 决了偏远山区的通信设备问题, 保证了信息质 量, 并对电力采集箱工作的发热进行持续不断地 降温, 保证 了电力采集箱的持续高效工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17589908 U 2022.10.14 CN 217589908 U 1.一种电力采集设备, 包括箱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内部纵向设有将箱体 (1)分隔为收纳仓(27)和处理仓(26)的隔板(17), 所述收纳仓(27)和所述处理仓(26)前后 分布, 所述收纳仓(27)内设有隔架(12), 所述隔架(12)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电力采集箱(14), 所述隔架(12)上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通孔, 所述收纳仓(27)内的进风端头(13)和出风端头 (18)的输出端贯 穿所述隔板(17)并固定, 所述处理仓(26)内设有风机(24), 安装在所述隔板(17)上, 所述风机(24)的外侧设有 两个上下对称并与所述风机(24)外侧贴合的冷凝器(15), 所述处理仓(26)内设有冷凝箱 (22)和冷凝泵(25), 所述冷凝泵(25)与所述冷凝器(15)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冷凝器(15)的 输出端与所述冷凝箱(22)内部连通, 所述冷凝箱(22)的顶部设有控制器(21)与客户机天线 (23), 所述 客户机天线(23)的天线 端位于所述箱体(1)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采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架(12)有两组并上下 对称设置, 所述出风端头(18)和所述进风端头(13)有两组并设置在每组对应的所述隔架 (12)内, 两个所述出风端头(18)和两个所述进风端头(13)连接风冷三通管与所述风机(24) 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力采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架(12)上设有限 位卡座(11), 所述电力采集箱(14)卡接放置在所述限位 卡座(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采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器(15)通过隔温板 (16)固定在所述隔板(17)上, 所述冷凝器(15)的输入端通过冷凝三通管(19)与所述冷凝泵 (25)的输入端 连接, 所述冷凝器(15)的输出端通过另一所述冷凝三通管(19)与所述冷凝箱 (22)的内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采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21)的一侧设有 数据存储器(20), 所述控制器(21)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数据存 储器(20)电性连接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采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位 于所述控制器(21)和所述客户机天线(23)上方的上槽口(9), 所述上槽口(9)卡接上盖(7), 所述上盖(7)上设有天线槽孔, 所述上盖(7)上设有上握把(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采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的前端设有开 口并卡接设置前盖(2), 所述电力采集箱(14)的前端设有接线端子(4), 所述接线端子(4)穿 过所述前盖(2)上的通槽, 所述前盖(2)上设有环绕在所述 通槽外侧的护罩(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力采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盖(2)上固定有前握 把(5)。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电力采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的外侧套设 有两个前后对称的防护垫圈(8), 位于所述箱体(1)的前端的所述防护垫圈(8)突出于所述 前盖(2)和所述护罩(3), 位于所述箱体(1)的前端的所述防护垫圈(8)和所述前盖(2)之间 设有缓冲间隙(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力采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护垫圈(8)的底部固 定设有底板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589908 U 2一种电力采集设 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电力领域, 特别是 涉及基于北斗卫星通讯网的电力采集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力市场的部分客户地区不具备传统通信通道采集客户供电用电信息并上 传到主站管理中心的集成系统, 特别山区电力场景, 基于北斗卫星通讯技术可以解决这个 问题。 利用北斗通信通道, 通过对集中器侧设置带北斗通信技术的装置, 实现电力数据的北 斗采集回传, 实现北斗通信网络负责终端与主站之 间的数据传输。 由主站、 现场分站终端和 北斗通信网络三大部分组成采集平台。 现场 终端主要负责电表数据的采集、 存储、 处理、 上 传以及对用户用电的控制。 主站系统负责对上传数据进行处理、 分析、 存储、 交换、 发布, 是 一个高速的计算机局域网建立 起来的应用平台。 [0003]但是, 现有的北斗卫星通讯的电力采集装置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 散热性能差, 用于收集电力数据信息的收集终端在长期 散热差的环境下工作易 发生损坏。 或者装置结构 设计不合理, 交互信号较多, 相互干扰大, 同时也存在用电安全的问题, 造成电路数据部分 失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采集设备,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 题, 解决偏远山区公网覆盖不足的问题, 同时解决散热性能差, 抗干扰性能差, 数据信息失 真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以实现基于北斗卫星通讯网解 决偏远山区的通信 设备问题, 并对电力采集箱工作的发热进行持续不断地降温, 保证了电 力采集箱的持续高效工作。 [0006]电力采集设备, 包括箱体, 所述箱体内部纵向设有将箱体分隔为收纳仓和处理仓 的隔板, 所述收纳仓和所述处理仓前后分布, 所述收纳仓内设有隔架, 所述隔架上设有均匀 分布的电力采集箱, 所述隔架上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通孔, 所述收纳仓内的进风端头和出 风端头的输出端贯穿所述隔板并固定, 所述处理仓内设有风机, 安装在所述隔板上, 所述风 机的外侧设有两个上下对称并与所述风机外侧贴合的冷凝器, 所述处理仓内设有冷凝箱和 冷凝泵, 所述冷凝泵与所述冷凝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凝箱内部 连通, 所述冷凝箱的顶部设有控制 器与客户机天线, 所述客户机天线的天线端位于所述箱 体的外侧。 [0007]进一步地, 所述隔架有两组并上下对称设置, 所述出风端头和所述进风端头有两 组并设置在每组对应的所述隔架内, 两个所述出风端头和两个所述进风端头连接风冷三通 管与所述 风机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 。 [0008]进一步地, 所述隔架上设有限位卡座, 所述电力采集箱卡接放置在所述限位卡座 上。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589908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电力采集设备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电力采集设备 第 1 页 专利 一种电力采集设备 第 2 页 专利 一种电力采集设备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9:23:3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