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网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142496.9 (22)申请日 2022.08.15 (73)专利权人 广州精新 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 赤岗社区潮田工业区 (72)发明人 钟拥完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成高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16047 专利代理师 姚燕春 (51)Int.Cl. F16K 17/22(2006.01) B08B 5/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自反馈脉冲吹气阀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反馈脉冲吹气阀, 包括端盖和壳体, 在壳体内设置第一负反馈平衡 气道、 第二负反馈平衡气道、 第三负反馈平衡气 道和第四负反馈平衡气道, 在壳体内安装有缸 筒, 在缸筒内设置有活塞, 在缸筒的上方设置有 缸盖, 在缸盖外套有一个碗形套, 碗形套部分与 壳体内壁相抵, 碗形套另一部分与端盖内壁相 抵, 在缸盖内贯穿连接有一端与活塞相抵的活塞 杆, 在活塞杆伸出缸盖的部分还套有分气嘴, 在 缸筒上设置有第五负反馈平衡气道和主气道, 主 气道一端通过壳体与缸筒之间形成的两处第一 阻流气道与出气口连通。 本结构能够避免压缩空 气浪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218031629 U 2022.12.13 CN 218031629 U 1.一种自反馈脉冲吹气阀, 包括端盖(1)和壳体(2), 所述端盖(1)固定在所述壳体(2) 的一侧, 所述端盖(1)上设置有与压缩空气管路相连的进气口(1 ‑1), 所述壳体(2)另一侧设 置有与气枪或吹气嘴连接的出气口(2 ‑1), 其特征在于: 在壳体(2)内设置第一负反馈平衡 气道(11)、 第二负反馈平衡气道(12)、 第三负反馈平衡气道(13)和第四负反馈平衡气道 (14), 在壳体(2)内安装有缸筒(8), 在缸筒(8)内设置有活塞(9), 在缸筒(8)的上方设置有 缸盖(7), 在缸盖(7)外套有一个碗形套(4), 所述碗形套(4)部分与壳体(2)内壁相抵, 所述 碗形套(4)另一部分与端盖(1)内壁相抵, 还有一部分与缸筒(8)相抵, 在缸盖(7)内贯穿连 接有一端与活塞(9)相抵的活塞 杆(5), 在活塞 杆(5)伸出缸盖(7)的部分还套有一个位于碗 形套(4)内的分气嘴(3), 在缸筒(8)上设置有第五负反馈平衡气道(15)和主气道(16), 所述 主气道(16)一端通过第一阻流气道(2 ‑2)、 第二阻流气道(2 ‑3)与出气口(2 ‑1)连通, 所述主 气道(16)另一端同分气嘴(3)与碗形套(4)之间形成的气道连通, 在 活塞杆(5)外套有位于 缸盖(7)内实现打开 或关闭气路的主气道封堵密封件(6), 所述活塞(9)端部与缸筒(8)之间 设置有活塞弹簧(10), 所述的第一负反馈平衡气道(11)、 第二负反馈平衡气道(12)、 第三负 反馈平衡气道(13)和第四负反馈平衡气道(14)依次连通, 所述第四负反馈平衡气道(14)还 能够与缸筒(8)与壳体(2)之间的空腔连通, 所述第五负反馈平衡气道(15)能够与缸筒(8) 与壳体(2)之间的空腔连通保证气体进入缸筒(8)内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反馈脉冲吹气阀,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第 二负反馈平 衡气道(12)与第一负反馈平衡气道(1 1)之间设置有调节气体流 量大小的气流调节杆(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反馈脉冲吹气阀,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缸筒(8)上 还设置有依次连通的第一正反馈气道(17)、 第二正反馈气道(18)、 第三正反馈气道(19)和 第四正反馈气道(20), 所述第一正反馈气道(17)与缸盖(7)和活塞(9)之间的空腔连通, 所 述第四正反馈气道(20)在第二阻流气道(2 ‑3)处与出气口(2 ‑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反馈脉冲 吹气阀,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碗形套(4)外 侧设置有与壳体(2)内壁或端盖(1)内部配合的第一密封圈(2 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反馈脉冲 吹气阀,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分气嘴(3)与 碗形套(4)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反馈脉冲 吹气阀,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缸盖(7)与缸 筒(8)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反馈脉冲 吹气阀,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碗形套(4)与 缸筒(8)及壳体(2)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圈(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反馈脉冲 吹气阀,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缸筒(8)与壳 体(2)之间设置有第五密封圈(2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反馈脉冲 吹气阀,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活塞(9)与缸 筒(8)之间设置有活塞密封环(27)。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031629 U 2一种自反馈脉冲吹气阀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阀体的技 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自反馈脉冲吹气阀。 背景技术 [0002]在工业领域, 特别是机械加工行业, 在生产过程中, 需要用到压缩空气对刀具进行 冷却, 对机 械零件加工产生的切屑进行即时清理, 对零件或机床工作台表面进行清洁。 [0003]在这些场景下的用气 方式基本上是工作时长进行不间断的吹气, 造成压缩空气的 浪费和压缩空气压力的频繁波动, 并影响吹气效果, 加重压缩空气机的工作负荷和启动频 次, 造成能源损失和设备损耗,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就会应用到自反馈脉冲吹气阀, 但是现 有的自反馈脉冲吹气阀存在结构复杂而且容 易导致压缩空气浪费, 故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反馈脉冲吹气阀, 用以解决现 有的自反馈脉冲吹气阀存在结构复杂而且容 易导致压缩空气浪费的缺陷。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反馈脉冲吹气阀, 包括端盖和壳体, 所述端盖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一侧, 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与压缩空气管路相 连的进气口, 所述壳体另一侧设置有与气枪或吹气嘴连接的出气口, 其特征在于: 在壳体内 设置第一负反馈平衡气道、 第二负反馈平衡气道、 第三负反馈平衡气道和第四负反馈平衡 气道, 在壳体内安装有缸筒, 在缸筒内设置有活塞, 在缸筒的上方设置有缸盖, 在缸盖外套 有一个碗 形套, 所述碗形套部分与壳体内壁相抵, 所述碗形套另一部 分与端盖内壁相抵, 还 有一部分与缸筒相 抵, 在缸盖内贯穿连接有一端与 活塞相抵的活塞杆, 在活塞杆伸出缸盖 的部分还套有一个位于碗形套内的分气嘴, 在缸筒上设置有第五负反馈平衡气道和主气 道, 所述主气道一端通过壳体与缸筒之间形成的第二阻流气道与出气口连通, 所述主气道 另一端同分气嘴与碗形套之 间形成的气道连通, 在活塞杆外套有位于缸盖内实现打开或关 闭气路的主气道封堵密封件, 所述活塞端部与缸筒之间设置有活塞弹簧, 所述的第一负反 馈平衡气道、 第二负反馈平衡气道、 第三负反馈平衡气道和 第四负反馈平衡气道依次连通, 所述第一负反馈平衡气道同壳体与缸筒之 间形成的第二阻流气道相通, 所述第四负反馈平 衡气道还能够同缸筒与壳体之 间的空腔连通, 所述第五负反馈平衡气道能够同缸筒与壳体 之间的空腔连通保证气体进入缸筒内的下端。 [0006]作为优选, 为了方便调节进气口大小, 第二负反馈平衡气道与第一负反馈平衡气 道之间设置有调节气体流 量大小的气流调节杆。 [0007]作为优选, 在所述的缸筒上还设置有依次连通的第一正反馈气道、 第二正反馈气 道、 第三正反馈气道和第四正反馈气道, 所述第一正反馈气道与缸盖和活塞之间的空腔连 通, 所述第四正反馈气道同壳体与缸筒之间形成的第二阻流气道相通。 [0008]作为优选, 在所述的碗形套外侧设置有与壳体内壁或端盖内部配合的第一密封 圈。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8031629 U 3
专利 一种自反馈脉冲吹气阀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2:23:42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0 MB)
分享
友情链接
T-ACEF 105—2023 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指南 行:骑行.pdf
NB-T 10419-2020 空气源热泵烤烟房.pdf
信创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2.pdf
GB-T 34534-2017 焦炭 灰成分含量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pdf
金融分布式数字身份技术研究报告.pdf
GB-T 25295-2010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pdf
ISO 9241 820 2024 Ergonomics of human system interaction Part 820 Ergonomic guidance on interzctions in immersive environments including augmented reality and virtual reality.pdf
SN-T 4030-2014 香薰类化妆品急性吸入毒性试验.pdf
GB-Z 29830.3-2013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安全保障框架 第3部分:保障方法分析.pdf
T-CI 155—2023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智慧交通出行技术规范.pdf
GB-T 36629.3-2018 信息安全技术 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安全技术要求 第3部分:验证服务消息及其处理规则.pdf
GM-T 0003.1-2012 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第1部分:总则.pdf
T-GDCKCJH 059—2022 汽车域控制器(DCU)自动化测试线接口规范.pdf
T-ZQTX 002—2023 章丘铁锅.pdf
T-CEC 5080—2022 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安装调试与验收规范.pdf
GM-T 0053-2016 密码设备管理 远程监控与合规性检验数据接口规范.pdf
T-CSAC 004—2023 网络靶场 试验任务导调总体要求.pdf
信通院 数据治理研究报告-2020年——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路线图.pdf
GB-T 29241-2012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PKI互操作性评估准则.pdf
GB-T 25068.1-2020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 第1部分:综述和概念.pdf
1
/
3
11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1.0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