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731029.3
(22)申请日 2022.07.05
(73)专利权人 福建坤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火炬高新区 (翔
安) 产业区翔安北路3699号高新大厦
628室
(72)发明人 张跃强 杨柏青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6129
专利代理师 殷康明
(51)Int.Cl.
B08B 5/04(2006.01)
B08B 5/02(2006.01)
B08B 1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旋风式除尘机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风式除尘机构, 包括
除尘机构本体, 本体包括机箱, 机箱的下端两侧
设置有支撑挡板; 机箱内安装有多组除尘装置,
除尘装置的输出端穿过机箱底端的底板并从下
方伸出; 还包括正压管, 正压 管固设在机箱内, 正
压管与除尘装置的输入端 连通, 正压管的一侧设
置有正压口; 底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吸尘孔, 吸
尘孔贯穿底板; 机箱上连通设置有负压管。 通过
除尘装置将导入的正压气流通过旋转刀头产生
正压旋转震荡气流, 冲击在产品表 面打破界面效
应, 再利用负压管道产生的负压将微粉尘吸入
走。 此结构可以有效清洗0.3nm粒径以上微粉尘,
并且可以应用于除尘间隙要求较大的产品结构
和生产制程, 除尘间隙覆盖大, 节能环保。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8014585 U
2022.12.13
CN 218014585 U
1.一种旋风式除尘机构, 其特 征在于:
包括除尘机构本体(1), 所述本体(1)包括机箱(2), 所述机箱(2)的下端两侧 设置有支
撑挡板(3); 所述机箱(2)内安装有多组除尘装置, 所述除尘装置的输出端穿过所述机箱(2)
底端的底板(4)并从下方伸出; 还包括正压管(5), 所述正压管(5)固设在所述机箱(2)内, 所
述正压管(5)与所述除尘装置的输入端连通, 所述正压管(5)的一侧设置有正压口; 所述底
板(4)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吸尘孔(6), 所述吸尘孔(6)贯穿所述底板(4); 所述机箱(2)上连通
设置有多个负压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一种旋风式除尘机构, 其特 征在于:
所述除尘装置包括伺服马达(8)、 同步带(9)、 除尘组件(10)和连接组件(11), 所述除尘
组件(10)和所述连接组件(11)设置有多个并且两者呈交错设置, 所述伺服马达(8)固设在
所述机箱(2)内, 所述伺服马达(8)的输出端 固设有第一转轮(12); 所述除尘组件(10)设置
有第二转轮(13), 所述连接组件(11)设置有第三转轮(14), 所述同步带(9)分别和所述第一
转轮(12)、 第二转轮(13)和第三转轮(14)连接; 所述除尘组件(10)还包括安装座(15)、 连接
管(16)、 连接杆(17)、 套杆(18)和旋转刀头(19), 所述旋转刀头(19)位于所述底板(4)下方,
并且旋转刀头(19)的底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出气孔(20); 所述连接杆(17)贯穿设置有通孔
(21), 所述通孔(2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管(16)和所述出气孔(20)连通, 所述安装
座(15)固设在所述底板(4)上, 所述连接杆(17)的下端与所述旋转刀头(19)转动连接, 所述
套杆(18)的内侧壁与所述连接杆(17)的外侧壁转动连接, 所述套 杆(18)的下端与所述旋转
刀头(19)固定连接, 所述套杆(18)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转轮(13)固定连接, 所述套杆(18)的
外侧与所述安装座(15)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管(16)分别连通所述正压管(5)和所述通孔
(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一种旋风式除尘机构, 其特 征在于:
还包括离子棒组(22), 所述离子棒组(22)设置有多组, 所述离子棒组(22)设置在所述
底板(4)的下端, 所述离 子棒组(2 2)与所述除尘装置交错间隔设置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一种旋风式除尘机构,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底板(4)上对称设置有 多个通槽(23), 所述 通槽(23)贯 穿所述底板(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一种旋风式除尘机构, 其特 征在于:
所述负压管(7)设置在所述机箱(2)的上端或设置在所述机箱(2)的侧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一种旋风式除尘机构,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底板(4)上端设置有滑轨(24), 所述滑轨(24)上滑动连接有滑块(25), 所述滑块
(25)上端安装有第四转轮(26), 所述第四转轮(26)与所述同步带(9)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014585 U
2一种旋风式除尘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除尘技 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旋风式除尘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在锂电新能源行业, 光电半导体行业, 微电子行业, 医疗行业, 通讯行业, 等技术领
域中, 微米和纳米级别的粉尘, 对上述行业的发展有很大 的制约, 在产品各个生产制程中,
粉尘会引起微电子信号短路, 断路, 会污染洁净环境, 影响产品质量。 并且在生产制程中, 除
了污染以外, 还 会产生热失效, 自放电, 打火, 燃烧, 爆炸等 安全事故。
[0003]工作台面, 工作结构, 工装治具和 产品表面等部位的微粉尘, 因受到界面效应的影
响, 传统的吸尘器无法有效的清洗吸 收表面的微粉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
提供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一种旋风式除尘机构, 能够消除物体表面的界面效应的影响, 对微
粉尘进行清洗和收集。
[0005]为达此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 术方案:
[0006]一种旋风式除尘机构, 包括除尘机构本体, 本体包括机箱, 机箱的下端两侧设置有
支撑挡板; 机箱内安装有多组除尘装置, 除尘装置的输出端穿过机箱底端的底板并从下方
伸出; 还包括正压管, 正压管固设在机箱内, 正压管与除尘装置的输入端连通, 正压管 的一
侧设置有正压口; 底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吸尘孔, 吸尘孔贯穿底板; 机箱上连通设置有多个
负压管。 通过除尘装置将导入的正压气流冲击在产品表面打破界面效应, 再利用负压管道
产生的负压将微粉尘吸入走。
[0007]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 除尘装置包括伺服马达、 同步带、 除尘组件和连
接组件, 除尘组件和连接组件设置有多个并且两者呈交错设置, 伺服马达固设在机箱内, 伺
服马达的输出端固设有第一转轮; 除尘组件设置有第二转轮, 连接组件设置有第三转轮, 同
步带分别和第一转轮、 第二转轮和 第三转轮连接; 除尘组件还包括安装座、 连接管、 连接杆、
套杆和旋转刀头, 旋转刀头位于底板下方, 并且旋转刀头的底端对称设置有两个出气孔; 连
接杆贯穿设置有通孔, 通孔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连接管和出气孔连通, 安装座固设在底板上,
连接杆的下端与旋转刀头转动连接, 套杆的内侧 壁与连接杆的外侧 壁转动连接, 套杆的下
端与旋转刀头固定连接, 套杆的上端与第二转轮固定连接, 套杆的外侧与安装座转动连接;
连接管分别连通正压管和通孔。 通过让同步带 交错分别交错设置在第二转轮和 第三转轮两
侧从而更好的让同步带能和第二 转轮连接, 保持高速驱动时稳定性。
[0008]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 还包括离子棒组, 离子棒组设置有多组, 离子棒
组设置在底板的下端, 离子棒组与除尘装置交错间隔设置。 通过离子棒组内产生的等离子
击打在产品上消除静电力。
[0009]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 底板上对称设置有多个通槽, 通槽贯穿底板。 以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8014585 U
3
专利 一种旋风式除尘机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2:20:3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