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网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815472.9 (22)申请日 2022.07.15 (73)专利权人 广东龙岗马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4000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龙岗镇 马图村 (72)发明人 饶幸霞 饶国清 饶富强 梁茜  廖优优  (51)Int.Cl. A23F 3/06(2006.01) F26B 11/04(2006.01) F26B 21/00(2006.01) F26B 21/04(2006.01) F26B 25/16(2006.01) B08B 5/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基于风体循环的节能型茶叶加工用烘 干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尤 其涉及一种基于风体循环的节能型茶叶加工用 烘干机。 其技术方案包括: 壳体, 所述壳体的顶部 中心位置安装有第一箱体, 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 设置有引风机和电加热盘管, 且引风机位于电加 热盘管的上方, 所述壳体的两侧外壁下方均设置 有第四通风管, 所述第四通风管通过管类接头与 第二箱体一侧外壁上的第三通风管连接, 所述第 二箱体内的内部设置有离子风机和板式初效过 滤网, 且离子风机位于板式初效过滤网的一侧, 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围板。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 以有效的对茶叶进行循环热风干燥, 干燥效果 好, 节能环保, 还可以去除茶叶中的灰尘和 杂质, 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7958625 U 2022.12.06 CN 217958625 U 1.一种基于风体循环的节能型茶叶加工用烘干机, 包括壳体(5),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 体(5)的顶部中心位置安装有第一箱体(3), 所述第一箱体(3)的内部设置有引风机(12)和 电加热盘管(13), 且引风机(12)位于电加热盘管(13)的上方, 所述壳体(5)的两侧外壁下方 均设置有第四通风管(22), 所述第四通风管(22)通过管类接头(2)与第二箱体(8)一侧外壁 上的第三通风管(21)连接, 所述第二箱体(8)内的内部设置有离子风机(19)和板式初效过 滤网(27), 且离子风机(19)位于板式初效过滤网(27)的一侧, 所述壳体(5)的内部设置有围 板(25), 所述围板(25)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端盖(23), 所述壳体(5)的内部顶端安装有导 风罩(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体循环的节能型茶叶加工用烘干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箱体(8)另一侧外壁上的第二通风管(7)通过管类接头(2)与连接管(1)连接, 所述 连接管(1)的另一端通过 管类接头(2)与第一箱体(3)顶部上的第一 通风管(4)连接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体循环的节能型茶叶加工用烘干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式初效过滤网(27)的两端均安装在U型卡板(20)上的U型槽内, 且板式初效过滤网 (27)的两端外壁均与U型卡板(20)上的U型槽的槽壁之间为间隙连接, 所述U型卡板(20)安 装在第二箱体(8)的内部顶端和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体循环的节能型茶叶加工用烘干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5)、 第一箱体(3)和第二箱体(8)的前端面均设置有密封门(9), 所述密封门(9)的 前端设置有安全锁(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体循环的节能型茶叶加工用烘干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箱体(3)的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通风口(14), 所述壳体(5)的顶部中心 位置开 设有第一 通风口(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体循环的节能型茶叶加工用烘干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23)的一侧表 面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定位柱(28), 所述定位柱(28)安装在定位孔 (29)内, 且定位柱(28)的外壁与定位孔(29)的孔壁之间为间隙连接, 所述定位孔(29)开设 在围板(25)顶部和底部的四个拐角处, 所述定位柱(28)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电磁铁(30), 所述定位孔(29)内安装有第二电磁铁(31), 所述第一电磁铁(30)与第二电磁铁(31)磁性连 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体循环的节能型茶叶加工用烘干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23)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风孔(24), 所述围板(25)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通风孔 (2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风体循环的节能型茶叶加工用烘干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围板(25)的两侧外壁上均安装有转轴(6), 所述围板(25)一侧外壁上的转轴(6)安装在 壳体(5)一侧外壁上的密封轴承内, 所述围板(25)另一侧外壁上的转轴(6)穿过壳体(5)另 一侧外壁上的密封轴承并通过联轴器(17)与减速电机(16)连接, 所述减速电机(16)安装在 支撑板(18)的顶部, 所述支撑 板(18)安装在壳体(5)的另一侧外壁上。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958625 U 2一种基于风体循环的节能型茶叶加工用烘干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基于风体循环的节能型茶叶 加工用烘干 机。 背景技术 [0002]指茶树的叶子和芽, 别名茶、 槚, 茗, 荈, 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 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 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 叶、 种子、 根泡制的草本茶, 如 “菊 花茶”等; 用各种药材泡制的 “凉茶”等, 在茶叶加工前, 需要对茶叶进 行清洗, 然后再将茶叶 上的水分烘干, 在烘干后在进行炒制。 [0003]经检索, 专利公告号为CN211903585U公开一种茶叶加工用烘干机, 涉及茶叶加工 技术领域, 其包括箱体, 所述箱体上方设置有电机,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一的顶端固定 连接, 所述转轴一的底端穿过卡接在箱体上表面的轴承一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 该茶叶加 工用烘干 机, 通过控制电机带动转轴一缓慢的转动, 使搅拌刀搅动烘干盒内部的茶叶。 [0004]现有的基于风体 循环的节能型茶叶加工用烘干 机存在的缺陷是: [0005]1、 现有的基于风体循环的节能型茶叶加工用烘干机在实际使用时, 对茶叶烘干效 果不好, 不能对茶叶均匀干燥, 茶叶底部、 中部或顶部得不到有效的干燥; [0006]2、 现有的基于风体循环的节能型茶叶加工用烘干机在实际使用时, 茶叶表面会吸 附有带有静电的灰尘或杂质, 不便于去除茶叶表面带有静电的灰尘或杂质, 为此我们提出 一种基于风体 循环的节能型茶叶加工用烘干 机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风体循环的节能型茶叶加工用烘干机, 以解 决上述背景技 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风体循环的节能型茶 叶加工用烘干机, 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的顶部中心 位置安装有第一箱体, 所述第一箱体的内 部设置有引风机和电加热盘管, 且引风机位于电加热盘管 的上方, 所述壳体的两侧外壁下 方均设置有第四通风管, 所述第四通风管通过管类接头与第二箱体一侧外壁上的第三通风 管连接, 所述第二箱体内的内部设置有离子风机和板式初 效过滤网, 且离子风机位于板式 初效过滤网的一侧, 所述壳体的内部 设置有围板, 所述围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端盖, 所 述壳体的内部顶端安装有导 风罩。 [0009]通过第一箱体、 第二箱体、 壳体、 连接管、 引风机、 离子风机、 板式初效过滤网等一 系列结构的配合设置, 引风机可以使得壳体、 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的热风进 行循环流动, 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降低了电能的消耗, 减速电机、 转轴、 围板、 端盖等一系列结构的配合 设置, 减速电机可以带动围板内的茶叶进 行翻动, 从而 可以有效的对茶叶进行均匀干燥, 避 免了茶叶的顶部、 底部或 中部得不到有效的干燥的情况发生, 提高了干燥效果, 通过离子风 机、 板式初 效过滤网等一系列结构的配合设置, 离子风机启动可以产生大量带有正负电荷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958625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风体循环的节能型茶叶加工用烘干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风体循环的节能型茶叶加工用烘干机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基于风体循环的节能型茶叶加工用烘干机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基于风体循环的节能型茶叶加工用烘干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2:19:1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