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网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B 21 泰 DB3212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3212/T 2019-2021 两优 106 制种生产技术规程 2021-02-05 发布 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02-07 实施 发 布 DB3212/T 2019-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泰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农业局、泰州 市标准化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建荣、查联群、王春苗、常书琴、章海坡、殷兰凤、王德成、贾长敬、张祖普、 华荣、丁小燕、王启琛、刘晨、翟浩、周轩正、肖跃成。 I DB3212/T 2019-2021 两优 106 制种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本标准规定了两优 106 制种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子质量、产量及产量结构、 壮秧指标、生产技术、收割、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泰州稻区制种基地,其它生态、生产条件相似地区可参照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禾谷类 GB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特征特性 characteristics 两优 106 是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水稻品种,品种来源:P88S× 萍 R106,特征特性见附录 A1。 3.2 播差期 sowing gap stage 第一期父本播种到母本播种间隔天数。 3.3 父、母本行比 the ratio between paternal and maternal 每厢父母本按一定的行数比例相间种植。 4 产地环境 4.1 基地选择 选择符合隔离要求、无检疫性病虫害、土壤肥沃、灌排自如、无杂草稻、集中连片的田块。 4.2 隔离 空间隔离:与籼型异品种间隔不少于 500m;与粳型异品种隔离不少于 1000m;时间隔离:当空间隔 离达不到要求时,时间隔离花期错开不少于 25d。 5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4.1 标准。 6 产量及产量结构 6.1 产量指标 1 DB3212/T 2019-2021 180kg/667m2 以上。 6.2 产量结构 有效穗(15~16)万/667m2,每穗粒数(120~130)粒, 结实率(45~50)%,千粒重(23~25)g。 7 壮秧指标 7.1 母本机插壮秧指标 秧龄(14~16)d;叶龄(2.5~3.5)叶,苗高(12~17)cm,发根数 8 条以上,根系盘结牢固,苗基部扁 宽,无病虫草害。 7.2 父本手栽壮秧指标 秧龄(30~35)d,叶龄(6.5~7.5)叶,苗高(25~28)cm,单株带蘖 2 个以上。 8 生产技术 8.1 父母本播差期及播量 8.1.1 播差期 父本一期 5 月 12 日,父本二期 5 月 22 日, 母本机插秧播期 5 月 25 日,播差期 13d,叶差(3.0-3.5) 叶,父本始花期在 8 月 18 日,母本始花期 8 月 18 日。 8.1.2 用种量 父本共 0.25kg/667m2(一期 0.1kg/667m2,二期 0.15kg/667m2);母本(1.5~1.6)kg/667m2。 8.2 父本育秧 采用常规水育秧方式。 8.3 母本机插秧育秧 8.3.1 底土、盖籽土准备 采用水稻育苗基质(PH≤6.5)做底土,经过培肥的营养土做盖籽土,备足 0.12m3/667m2。 8.3.2 秧田准备 秧池与大田比例 1:100,秧板宽包墒(1.4~1.5)m,秧板之间开沟宽(0.2~0.3)m、深 0.2m,秧池外 围沟深 0.3m。 8.3.3 其他材料准备 备足硬盘(18~22)张/667m2,母本大田用种(1.5~1.6)kg/667m2,无纺布长(3.5~4)m/667m2。 8.3.4 播种 8.3.4.1 晒种 种子质量符合 GB 4404.1 的要求,播前晒种(1~2)d。 8.3.4.2 浸种 2 DB3212/T 2019-2021 用 16%杀螟丹 4ml+25%劲护悬浮剂 3g 加水 8kg 浸种 4kg,,根据浸种水量 300:1 加入强氯精浸种,蔽 光浸 48h,捞出在室内适温条件下摊开,厚度(4~5)cm,晾(10~12)h,至破胸露白播种。 8.3.4.3 精播量 每盘播芽谷(100~110)g。 8.3.4.4 播种方法 在机械化播种流水线上一次性完成上底土、喷水、播种和覆土的作业流程;每个秧盘的底部放置基质 (1.8~2.0)cm,上部覆盖营养土(0.3~0.5)cm。 8.3.4.5 摆盘盖布 将硬盘运至秧田,每排两盘,整齐铺盘,每板摆盘完成后覆盖无纺布,及时窨足水分。 8.3.5 秧田管理 8.3.5.1 揭布炼苗 播后(3~4)d,在秧苗出土 2cm 即不完全叶至第 l 叶抽出时,揭布炼苗。 8.3.5.2 水浆管理 播后洇足底水,播后至移栽前(3~4)d 根据盘土湿度,每天灌一次跑马水,移栽前(3~4)d 控水 蹲苗。 8.3.6 施肥 秧苗 1 叶 1 心出现落黄时, 盘底建立浅水层, 每盘用尿素 2g 于傍晚秧苗叶片吐水时施用, 然后水自然 落干。 8.3.7 防病治虫 亩用 25%吡蚜酮 20g 或 20%烯啶虫胺 15g 兑水 30kg 喷细雾,防治灰飞虱; 移栽前(2~3)d,亩用 35%氯虫苯甲酰胺(优福宽)10g 加 75%肟菌·戊唑醇(拿敌稳)15g 加 20% 噻唑锌(碧生)100 g 或 70%丙森锌(安泰生)100g,兑水 30kg 作出嫁药,防治螟虫、纹枯病、立枯病等。 8.4 栽插 8.4.1 整地 要求田面高低差不超过 3cm,平整后用 50%丙草胺 120g/667m2,机械喷施或人工喷施,进行第一次封 闭式化除,保水(3~4)d,沉实后进行机插秧。 8.4.2 栽插规格 8.4.2.1 父母本行比 采用单行比,行比 1:6,幅宽 2.3m,父母本间距(0.20~0.30)m。 8.4.2.2 父本栽插 一、二期父本合栽一行,按 2:2 栽插,每两穴替换栽插,一期父本栽后 3d 再栽二期父本,两期父本(1500~ 2000)穴/667m2。 3 DB3212/T 2019-2021 8.4.2.3 母本机插 选用行距 30cm 的 6 行插秧机进行栽插,基本苗(4~6)万/667m2。 8.5 制种田管理 8.5.1 查苗补缺 栽后(1~2)d 对缺穴苗要及时补上,缺穴率控制在 5%以下。 8.5.2 肥料施用 8.5.2.1 肥料用量 总用氮(13~15)kg/667m2,氮、磷、钾比例 4:1:1。 8.5.2.2 施用方法 基肥一般施 45%复合肥(N-P205-K2O∶15-15-15)(20~25)kg/667m2。第一次追肥母本栽后(5~7) d 施尿素(10~12.5)kg/667m2,第一次施用后(5~7)d 进行第二次追肥,尿素(10~12.5)kg/667m2。 父本追肥在母本施第 2 次分蘖肥时,对父本人工条施尿素(4~5)kg/667m2。 所有肥料必须在 7 月 5 日前施用结束。 8.5.3 水浆管理 8.5.3 父本 浅水活棵,正常田管。 8.5.3 母本 母本栽后(1~2)d 白天上薄水护苗,晚上排水,充分活棵后建立浅水层,有效分蘖期至少脱水露田 2 次;当母本总苗数达到 15 万/667m2 时分次轻搁;幼穗分化以湿润灌溉为主;孕穗、抽穗、盛花期保持水 层;灌浆至成熟以间隙灌溉为主,收割前 7d 断水。 8.5.4 病虫草害防治 按植保部门情报进行,及时抓好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粒黑粉病、稻曲病等 及杂草的防治工作,详见附录 A2。 8.5.5 花期调节 8.5.5.1 剥查穗分化进程 选择有代表性田块,对一期父本、二期父本和母本各定点 30 株标记叶龄,当父本和母本倒 3 叶露尖 时,每隔 3d 剥查一次穗分化进程。最佳穗发育进程母本比父本早出穗(1~2)d。 8.5.5.2 花期调节 幼穗分化三期前父母本分化进度一致或相差半期以内的可暂不调节; 如父母本相差 1 期的对偏早的亲 本偏施氮肥,父本施(5~7)kg/667m2,母本施(10~15)kg/667m2;若相差 2 期,对偏早的亲本喷施 15% 多效唑抑制生长,父本喷(60~100)g/667m2,母本喷(100~150)g/667m2。 8.5.6 “赤霉素”的使用 4 DB3212/T 2019-2021 总用量(65~85)g/667m ,第一次在全田(5~10)%出穗时,用量(30~40)g/667m2;第二次使用 时间看温度,温度高于 28℃第二天使用,温度低于 28℃第三天使用,用量(30~40)g/667m2,第三次在 第二次后第三天使用,用量(4~5)g/667m2 养花。喷时田间保持水层(6~10)cm,喷后下雨要及时补喷, 一般上午 10 时前喷完(避免在烈日下喷施)。 2 8.5.7 辅助授粉 8.5.7.1 授粉时间 看母本兼顾父本,母本开花进入盛花初期,进行第一次赶粉。同时应注意父母本开花动态,阴雨天开 花时间推迟,以免错过赶粉适期。 8.5.7.2 授粉次数时间 赶粉的次数:每天(3~4)次。 8.5.7.3 授粉方式 人工绳子拉粉或者无人机授粉。 8.5.8 去杂保纯 在制种中,根据父母本的形态特征,及时去杂。分蘖期拔除与母本高度、叶鞘、叶环、叶耳不同的变 异株;抽穗前拔除与母本相近的变异株;灌浆期和收获前拔除结实率特高的植株;为方便作业,母本收割 前(7~10)d 人工割除田块两端父本,要求割除距离(5~7)m,割除及时拾净父本行间掉落的穗子;母 本收割时,注意隔开父母本,防止混杂。同时要注意收获、场地,运输、烘干、包装过程中的混杂。 9 收割 9.1 母本 当 85%以上实粒黄熟后即可机械收割,若出现倒伏或连续阴雨,应及时抢收,收割采用分禾收割机收 割。 9.2 父本 母本收割后,待父本成熟,进行机械收割。 10 档案管理 两优 106 制种生产全过程应备有详细记录,包括基地情况、亲本种子来源、生产技术等。档案资料应 有专人保管,所有档案至少保存 2 年以上。 5 DB3212/T 2019-2

pdf文档 DB3212-T 2019-2021 两优106制种生产技术规程 泰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12-T 2019-2021 两优106制种生产技术规程 泰州市 第 1 页 DB3212-T 2019-2021 两优106制种生产技术规程 泰州市 第 2 页 DB3212-T 2019-2021 两优106制种生产技术规程 泰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0 11:14:1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