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1.020
C 05
团体标准
T/CACM 1241—2019
代替ZYYXH/T 311 —2012
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诊疗指南 鼻窒
Guidelines for clinical d 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tolaryngology in Chinese
medicine—Chron ic rhinitis
2019 - 01 - 30发布 2020 - 01 - 01实施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会 发布 T / C A C M T / C A C MT/CACM 1241—2019
I 序 言
为落实好2014 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中医药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任务 ,受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开展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项目进行技术指导
和质量考核评价、审查和发布等工作 。此次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项目共计 240项,根据学科分为
内科(含糖尿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骨伤科、肛肠科、皮肤科、肿瘤科、整脊科、耳鼻
喉科11个专业领域,分别承担部分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任务。根 据《2015年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
修订项目工作方案》(国中医药法监法标便函〔 2015〕3号)文件要 求,中华中医药学会成立中医临床
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和 11个学科领域专家指导组,指导项目组按照双组长制开展中医临床诊
疗指南制修订工作(其中有 8个项目未按期开展)。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的指导
下,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专家起草印发了《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技术要求(试行)》《中医临床
诊疗指南制修订评价方案(试行)》《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草案)格式说明及规范(试行)》等文件,
召开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培训 会及论证会 20余次,组织专家近 280余人次召开 25次中医临床诊
疗指南制修订项目审查会,经 2次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审议,完成中医临床诊疗指
南制修订工作。其中,有 171项作为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发布, 56项以中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结题, 5
项中医临床诊疗专家建议结题。按照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审议结果 ,结合各项目组实际情况,对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进行编辑出版,供行业内参考使用。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
顾 问:王永炎、李振吉、晁恩祥。
组 长:张伯礼。
副组长:桑滨生、蒋 健、曹正逵、洪 净、孙塑伦、汪受传、唐旭东、高 颖。
成 员:谢雁鸣、李曰庆、裴晓华、罗颂平、杜惠兰、金 明、刘大新、杨志波、田振国、朱立
国、花宝金、韦以宗、毛树松、卢传坚、赵永厚、刘建平、王映辉、徐春波、郭 义、何丽云、高 云、
李钟军、郭宇博、李 慧。
秘 书:苏祥飞、李 慧。
中医耳鼻喉科 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指导组
组 长:刘大新、阮 岩。
副组长:严道南、李云英、孙海波 。
成 员:丛 品、田 理、刘 静、陈小宁、郭 裕、刘 蓬、张 勉、忻耀杰、李 莹、何建
北。
秘 书:何伟平、李云鹤 。 T / C A C M T / C A C MT/CACM 1241—2019
II 目 次
前言 ................................ ................................ ................ III
引言 ................................ ................................ ................. IV
1 范围 ................................ ................................ ............... 1
2 术语和定义 ................................ ................................ ......... 1
3 诊断 ................................ ................................ ............... 1
3.1 诊断要点 ................................ ................................ ....... 1
3.2 鉴别诊断 ................................ ................................ ....... 1
4 辨证 ................................ ................................ ............... 2
4.1 肺经蕴热证 ................................ ................................ ..... 2
4.2 肺脾气虚证 ................................ ................................ ..... 2
4.3 气滞血瘀证 ................................ ................................ ..... 2
5 治疗 ................................ ................................ ............... 2
5.1 治疗原则 ................................ ................................ ....... 2
5.2 分证论治 ................................ ................................ ....... 2
5.3 中成药 ................................ ................................ ......... 3
5.4 药物外治 ................................ ................................ ....... 3
5.5 针灸疗法 ................................ ................................ ....... 3
5.6 推拿按摩 ................................ ................................ ....... 3
5.7 手术治疗 ................................ ................................ ....... 4
6 调摄与预防 ................................ ................................ ......... 4
参考文献 ................................ ................................ .............. 5
T / C A C M T / C A C MT/CACM 1241—2019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ZYYXH/T 311 -2012《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鼻窒》,与 ZYYXH/T 311 -2012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范围(见第 1章,2012年版的第 1章);
——修改了鼻窒 的定义,对其做 了更明确科学的规范,对其范围在慢性鼻炎基础上增加了结构性
鼻炎(见第 2章,2012年版的第 2章);
——修改了诊断中的病史、 症状、 体征检查, 并做了适当补充 (见 3.1.1、3.1.2,2012年版的3.1.1、
3.1.2);
——删除了鉴别诊断中的鼻息肉及鼻鼽(见 3.2.1、3.2.3,2012年版的3.2.1、3.2.2);
——增加了鉴别诊断中的鼻腔肿物(见 3.2.2);
——修改了辨证中的“肺经蕴热证”、 “肺脾气虚证”、 “气滞血 瘀证”的证候内容(见 4.1~4.3,
2012年版的4.1~4.3);
——修改了鼻窒的治法, 由四字治法改为八字治法,并对鼻窒的辨证治疗方药上增加主方合用 “苍
耳子散” 更能体现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 (见 5.2.1~5.2.3,2012年版的5.2.1~5.2.3);
——增加了治疗中中成药的辨证用药(见 5.3);
——删除了治疗中药物外治的下鼻甲注射(见 2012年版的5.4.3);
——增加了治疗中推拿按摩项目(见 5.6);
T-CACM 1241—2019 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诊疗指南 鼻窒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3 11:34:4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