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1.020 CCS C10 团体标准 T/CI 093-2022 中医五诊脉法 Five Pulse Diagnostic Methods of TCM 2022-11-07发布 2022-11-07实施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目 次 前 言 ................................ ................. 3 1. 适用范围 ................................ ..............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5 3. 术语和定义 ................................ ............ 5 4. 脉诊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诊脉内容 ................................ .............. 6 6. 基本要求 ................................ .............. 7 7. 诊脉方法 ................................ .............. 7 8. 按诊方法 ................................ ............. 10 9. 举诊 ................................ ................. 11 10.听诊 ................................ ................. 13 11.触诊 ................................ ................. 14 12.问诊 ................................ ................. 16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 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春寿堂中医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春寿堂中医研究院、洛阳春寿堂中医院有限公司、天津中 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春寿堂中医医院、洛阳春寿堂中 医院驻马店门诊部。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春寿、石学敏、张大鹏、陈光、陈曦。 本文件是首次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引 言 中医五诊脉法包括: 举诊;听诊;触诊;切诊;拉 诊五种(合称 “五诊”), 是春寿堂在总结历代医家长期医疗实践加以现代医学发展的基础上创新、 改进和 发展起来的,并随着影像学的进步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五诊法在中医临床工作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操作程序及方法的规范化、标准化,是促进中医学 科建设发展、学术发展和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基础性工作,是教学、医疗、 科研、 管理及对外交流的需要。 本文件是指导教学、 临床、 科学研究、 医政管理、 出版及国内外学术交流中有关 “五诊”操作的基础性和通用性标准。 “五诊”分 别从不同的角度诊察和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 各有其独特的方法和依据, 两者之 间不能互相取代。因此 ,《中医五诊脉法》拟由五个部分构成。 ——切诊;目的在于指导切诊的操作。 ——举诊;目的在于指导举诊的操作。 ——听诊;目的在于指导听诊的操作。 ——触诊;目的在于指导触诊的操作。 ——拉诊:目的在于指导拉诊的操作。 临床实际中, 传统诊脉 对“五诊”的操作难以截然分开,常“五诊 +四诊”合 参,全面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为病、证的诊断及治疗前后提供可靠依据。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5 中医五诊脉法 1.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医五诊脉法 中的切诊、举诊、听诊、触诊、拉诊的术语和定 义、基本要求、诊脉内容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中医药领域教学、临床、科学研究、医政管理、出版及国内外 学术交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 ,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 处)适用于本文件。 GB/T 40665.1 -2021 中医四诊操作规范 第1部分:望诊 GB/T 40665.2 -2021 中医四诊操作规范 第2部分:闻诊 GB/T 40665.3 -2021 中医四诊操作规范 第3部分:问诊 GB/T 40665.4 -2021 中医四诊操作规范 第4部分: 切诊 3.术语和定义 中医诊断名词术语第二部分: 脉诊 (ISO23961 -2)中定义的和下列 术语定义适 用于本文件。 4.脉诊 脉诊的脉法 4.1切诊 医者用手指对患者的脉部位进行触、按、叩、 举,通过手 指的触觉,以了解 病情,达到诊察疾病的方法。 4.2 寸口 两手腕部腕横纹后方,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搏动明显 凸处,是进行脉诊的 准确部位。 注:包括寸、关、尺三部。 4.3 寸、关、尺 寸口脉诊法中三个诊脉部位 :桡骨茎突内侧处为关 ,关之前(腕端)为寸;关 之后(肘端)为尺。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6 注:三部的脉搏,分别称为寸脉、关脉、尺脉。 4.4 脉诊(切脉) 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脉搏动处,体察脉动应指的形象, 以了解机体健康状态 , 辨别病证的一种诊察方法。 4.5 诊脉 医生用手指探查 患者左右手寸、关、尺脉搏 动应指形象的过程。 4.6 按诊 医生用手触摸、按压或叩击患者 体位、脉位,以了解局部的冷热、润燥、软 硬、肿块、疼痛、肿胀或 脉形特点及其 它异常变化,辨别病证的一种诊察的创新 方法。 4.6 举手脉 医生用手触 寸脉,举起手,慢慢感知脉的强、硬、弦、弦长短、弱、软、有、 无脉搏、跳低 的感知,以此判断病症的感知创新方法。 5.诊脉内容 5.1 脉位 通过指力的轻重变化, 诊察脉动显现最为明显的部位 ,凸脉; 辨别脉位的浅、 中、深等脉形。 5.1.1 心肌供血 以区分心肌供血 1度(轻微心肌供血)、 2度(中度心肌供血)、 3度(心 衰心肌供血),如果指感灵敏,可分为五级,心供 1下;心供 1;心供1.5(平 常偶有疲惫乏力);心供 2(平常有时感觉疲惫乏力);心供 2.2上(平常感觉 疲惫乏力累)心供 2.5(经常感觉疲惫乏力累);心供 3(心衰,整天疲惫乏力、 昏睡累、动着气喘胸闷压气、心慌 )等。 5.2 脑供血 5.2.1 脉率 以医者的呼吸或借助钟表,计算一息或一分钟内脉动的次数,辨别脉搏频率 的快慢,以区分迟脉、数脉、弦脉缓脉(排除甲状腺引起的快、慢脉外、在现代 影像学的提示下, 在 多年春寿堂黄金九组合中药丸的治疗下, 均不为病, 只为症, 因不用单独加药、即可很快消 失)等。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7 5.2.2 脉宏大有力 根据脉搏应指的力度,诊察脉搏的强弱,以区分虚脉虚火,实脉实火、或单 脉或多脉火旺的脉象等。 5.2.3 脉低 根据脉动应指的上下范围,诊察脉动的高低,注意:脉低不是脉小或脉细, 并注意寸、关、尺三部的均匀,以区分跳低、正常脉等。 5.2.4 脉悠荡、荡 根据寸脉脉搏应指的径向范围,诊察脉 位有否荡秋千的感觉,或悠或荡,或 悠荡脉,以区分瓣膜反流轻重等。 6.基本要求 6.1 脉律 根据脉搏应指的节律是否 均匀一致,稍加1点力度感知脉搏波动 有无忽快忽 慢,歇止、鸡啄米脉、有无规律, 软弱无力、脉小、强弱 是否一致,诊察 脉搏 的均匀度 ,以区分快、慢、缓、急、不整齐脉等。 6.2 脉弦 根据脉波应指的软、硬、紧、 强、刃利、刃旽、刃长、刃短、脉 低、缓等, 诊察脉象的张紧度 、割指脉的大、小、长短,以区分紧脉、弦脉、得出初始心脏 血管狭窄的程度、面积以及治疗前后的效果,以及斑块的硬度、 炎症、症状是否 改变,或将来 大概治疗到什么程度等。 6.3脉珠 根据脉搏应指的感知 ,诊察脉搏中含有凹凸 、大小、软硬、明显、模糊不清、 数量。判断囊肿数量、大小等。 简称:珠脉,以区分滑珠脉 (孕脉) 、固定珠脉 (囊肿) 等。 7.诊脉方法 7.1调息 脉诊时

pdf文档 T-CI 093—2022 中医五诊脉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CI 093—2022 中医五诊脉法 第 1 页 T-CI 093—2022 中医五诊脉法 第 2 页 T-CI 093—2022 中医五诊脉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2 11:58:39上传分享
加微信群 有优惠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