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网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书 书 书犐犆犛 29 . 120 . 99 犓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 / 犜 13397 — 2008 代替 GB / T13397 — 1992 合金内氧化法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 技术条件 犜犲犮犺狀犻犮犪犾狊狆犲犮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犳狅狉狊犻犾狏犲狉犿犲狋犪犾狅狓犻犱犲犲犾犲犮狋狉犻犮犪犾犮狅狀狋犪犮狋狊犫狔犪犾犾狅狔犻狀狋犲狉狀犪犾 狅狓犻犱犪狋犻狅狀犿犲狋犺狅犱 2008  04  23 发布 2008  12 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书 书 书前    言    本标准代替 GB / T13397 — 1992 《 合金内氧化法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技术条件 》。 本标准与 GB / T13397 — 1992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 删除了有关银氧化锡的内容 ; ———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 ——— 修改了部分技术指标 ; ——— 检验规则按 GB / T1.1 — 2000 的要求作了较大修改 , 抽检样品数量有所减少 ; ——— 增加了附录 B 。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 附录 B 为资料性附录 。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电工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 、 中希合金有限公司 、 温州宏丰电工合金有限公司 、 绍兴 县宏峰化学金属制品厂 。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 上海电科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 桂林金格电工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佛山精 密电工合金有限公司 、 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市银玑电工合金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谢永忠 、 郑元龙 、 陈晓 、 陈达峰 、 陈京生 、 吴宇烨 、 刘辉 、 霍志文 、 王永根 、 王长明 。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 GB / T13397 — 1992 。 Ⅰ 犌犅 / 犜 13397 — 2008 合金内氧化法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 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合金内氧化工艺制造的银氧化镉 、 银氧化锌 、 银氧化铜等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 ( 以下 简称电触头 ) 的要求 、 检测方法 、 检验规则 、 标志 、 包装与贮运等内容 。 本标准适用于合金内氧化工艺制造的银氧化镉 、 银氧化锌 、 银氧化铜等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 , 这些 产品主要应用于各种低压开关电器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 然而 ,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GB / T2828.1 — 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 1 部分 : 按接收质量限 ( AQL )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 idtISO28591 : 1999 ) GB / T2900.4   电工术语   电工合金 ( GB / T2900.4 — 1994 , neqIEC51 ) GB / T5586   电触头材料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GB / T5587   银基电触头基本形状 、 尺寸 、 符号及标注 JB / T7774   银氧化锌电触头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JB / T7776   银氧化镉电触头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JB / T8753   电触头材料金相图谱 JB / T8985   电触头材料金相检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除采用 GB / T2900.4 规定的术语外 , 还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 3 . 1    添加物   犪犱犱犻狋犻狏犲狊 除主成分外 , 在制造过程中为改善电触头材料的力学或电气等性能而添加的物质 , 其添加量 ( 质量 分数 ) 不超过 1% 。 3 . 2    连续晶界沉淀物   犮狅狀狋犻狀狌狅狌狊犵狉犪犻狀犫狅狌狀犱犪狉狔狊犲犱犻犿犲狀狋犪狋犻狅狀 在晶界连续沉积的金属氧化物 。 3 . 3    贫氧化物亮带   狌狀狅狓犻犱犪狋犲犱犿犲狋犪犾犫狉犻犵犺狋犪狉犲犪 在合金内氧化过程中 , 因溶质元素的扩散而形成的贫氧化物区域 , 称为贫氧化物亮带 。 3 . 4    未氧化合金夹层   狌狀狅狓犻犱犪狋犲犱犪犾犾狅狔犻狀狋犲狉犾犪狔犲狉 在合金内氧化过程中 , 因溶质元素未氧化而形成的合金层 。 1 犌犅 / 犜 13397 — 2008 4   要求 4 . 1   外观 电触头产品表面应无裂纹 、 鼓泡 、 缺边 、 缺角与明显凹陷及斑点 , 触头产品厚度小于或等于 1mm 其 边缘毛刺高度不应超过 0.05mm , 触头产品厚度大于 1mm 者毛刺高度不应超过 0.1mm 。 4 . 2   尺寸公差 、 标注 电触头的尺寸公差 、 标注应符合 GB / T5587 规定 , 或由供需双方协商决定 。 4 . 3   化学成分 电触头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 1 规定 , 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 表 1   电触头的化学成分 ( 不含焊接层 ) 单位为质量分数 , % 电触头产品名称 代表符号 Ag CdO ZnO CuO 添加物总量 ≤ 内氧化银氧化镉 ( 8 ) AgCdO ( 8 )( I.O ) 余量 8±1 — — — 内氧化银氧化镉 ( 8 ) TAgCdO ( 8 ) T ( I.O ) 余量 8±1 — — 1.5 内氧化银氧化镉 ( 10 ) AgCdO ( 10 )( I.O ) 余量 10±1 — — — 内氧化银氧化镉 ( 10 ) TAgCdO ( 10 ) T ( I.O ) 余量 10±1 — — 1.5 内氧化银氧化镉 ( 12 ) AgCdO ( 12 )( I.O ) 余量 12±1 — — — 内氧化银氧化镉 ( 12 ) TAgCdO ( 12 ) T ( I.O ) 余量 12±1 — — 1.5 内氧化银氧化镉 ( 13 ) AgCdO ( 13 )( I.O ) 余量 13±1 — — — 内氧化银氧化镉 ( 13 ) TAgCdO ( 13 ) T ( I.O ) 余量 13±1 — — 1.5 内氧化银氧化镉 ( 15 ) AgCdO ( 15 )( I.O ) 余量 15±1 — — — 内氧化银氧化镉 ( 15 ) TAgCdO ( 15 ) T ( I.O ) 余量 15±1 — — 1.5 内氧化银氧化锌 ( 8 ) AgZnO ( 8 )( I.O ) 余量 — 8±1 — — 内氧化银氧化锌 ( 8 ) TAgZnO ( 8 ) T ( I.O ) 余量 — 8±1 — 1.0 内氧化银氧化锌 ( 10 ) AgZnO ( 10 )( I.O ) 余量 — 10±1 — — 内氧化银氧化锌 ( 10 ) TAgZnO ( 10 ) T ( I.O ) 余量 — 10±1 — 1.0 内氧化银氧化铜 ( 10 ) AgCuO ( 10 )( I.O ) 余量 — — 10±1 — 内氧化银氧化铜 ( 10 ) TAgCuO ( 10 ) T ( I.O ) 余量 — — 10±1 1.0 4 . 4   物理 、 力学性能 电触头的物理 、 力学性能应符合表 2 规定 。 表 2   电触头的物理 、 力学性能 电触头产品名称 代表符号密度 g / cm 3 ≥ 电阻率 μΩ · cm ≤ 硬度 ≥ HB HV 内氧化银氧化镉 ( 8 ) AgCdO ( 8 )( I.O ) 10.05 2.00 65 68 内氧化银氧化镉 ( 8 ) T AgCdO ( 8 )( I.O ) T 10.05 3.00 67 70 内氧化银氧化镉 ( 10 ) AgCdO ( 10 )( I.O ) 10.00 2.10 65 68 内氧化银氧化镉 ( 10 ) TAgCdO ( 10 )( I.O ) T 10.00 3.20 69 72 2 犌犅 / 犜 13397 — 2008

.pdf文档 GB-T 13397-2008 合金内氧化法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技术条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13397-2008 合金内氧化法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技术条件 第 1 页 GB-T 13397-2008 合金内氧化法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技术条件 第 2 页 GB-T 13397-2008 合金内氧化法银金属氧化物电触头技术条件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2-21 13:50:1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