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1.140.40
CCS Q 82
DB11
DB11/T 2140—2023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微波检测
质量控制要求
Quality control requirements for microwav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polyethylene pipe butt fusion joints
2023-09-25发布 2024-01-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2140—2023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质量要求 ............................................................................ 3
6 记录与报告控制 ...................................................................... 7
附录A(资料性) 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微波检测特征图谱示例 ........................... 9
附录B(资料性) 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微波检测报告示例 .............................. 11
参考文献 .............................................................................. 12
DB11/T 2140—2023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实 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北京西管安通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燃
气集团特种设备检验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牛小驰、车飞、陈克、李宏雷、王世宏、朱丽丽、王一帆、郭全海、高海霞、
陈斯、刘清泉、赵军、汪罗、朱尘宇、张雨、刘晗 。
DB11/T 2140—2023
1 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微波检测质量控制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微波检测的基本要求 、质量要求、记录和报告控制。
本文件适用于公称外径为 90mm~630mm的在制及在役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5558.1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 第1部分:管材
GB/T 15558.2 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件
CJJ 63—2018 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标准
TSG D2002—2006 燃气用聚乙烯管道焊接技术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 15558.1、GB/T 15558.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 polyethylene pipe butt fusion joint
在焊接程序合格的条件下,将两个聚乙烯管道或管道与配件的端口对齐固定在加热板上,使端口适
当熔合后结合在一起,然后在适当保压条件下冷却形成的接头。
3.2
微波检测 microwav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利用微波可以穿透介电材料(非金属材料)的特性,采用微波频率扫描被检部件,通过采集和分析
材料内部缺陷处的介电特征值,以此识别被检部件中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3.3
微波传感器 microwave transducer
微波探头
由波导和微波天线组成,在微波频率范围(300MHz - 300GHz)内产生电磁场的电子设备,利用微
波的反射特性来测量材料的介电特征值。
3.4
提离高度 standoff distance
微波传感器与被检部件之间的距离,可调整该距离以满足不同检测需求。
DB11/T 2140—2023
2 3.5
增益值 gain
微波传感器输出信号被放大的幅值量。
3.6
零偏值 null
微波传感器输出信号偏移的幅值量。
3.7
介电特征值 dielectric characteristic value
G
表征熔接质量,体现介电材料微观属性的综合参数。
注:介电特征值越低,焊缝抗拉强度越高。
3.8
冷焊缺陷 cold fusion flaws
由于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 焊缝熔接界面未形成聚乙烯高分子长链而导致热熔对接接头强度不
足的缺陷。
注:冷焊缺陷会引起介电特征值(G)的变化。
3.9
异物缺陷 inclusion flaws
由于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 焊缝熔接界面存在异物污染(如灰尘,污垢,油脂等外来杂质),导
致热熔对接接头强度不足的缺陷。
注:异物缺陷会引起介电特征值(G)的变化。
4 基本条件
4.1 检测人员
检测人员应了解燃气用聚乙烯管道的特性 、制造工艺和焊接工艺,通过相关机构的聚乙烯管道热熔
对接接头微波检测 专业技术培训及认可,并能独立进行聚乙烯管道热熔焊接接头微波检测。
4.2 仪器设备
4.2.1 微波检测设备包括主机系统、微波传感器、管道扫查装置、连接电缆和附件。
4.2.2 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的微波检测 频率范围为1GHz~50GHz。
4.2.3 管道扫查装置的编码器扫查步进精度应不大于0.25mm。
4.2.4 微波传感器的输出功率应小于10mW。
4.3 试样
4.3.1 合格试样应按照经焊接工艺评定合格的工艺和规范制作。
4.3.2 冷焊缺陷试样的制作可通过改变主要焊接工艺参数来实现,如调整界面压力或延迟时间。
4.3.3 异物缺陷试样的制作可通过在管道截面即将熔合前快速添加滑石粉实现。
DB11/T 2140—2023
3 4.4 环境
4.4.1 现场检测空间应满足设备的安装及运行。
4.4.2 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的微波检测 环境温度宜在-5℃~40℃范围内。
5 质量控制
5.1 系统调校
检测工作前,应使用4.3中指定的试样对检测仪器进行调校。当合格试样和冷焊缺陷试样或异物缺
陷试样的检测结果正常时,则仪器系统及相关设置满足检测需求,可开展检测工作。
5.2 检测准备
5.2.1 检测时机
5.2.1.1 在制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检测 应在焊接工作完成后、宏观检查合格后进行。
5.2.1.2 在役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检测 应在表面清理、宏观检查合格后进行。
5.2.1.3 宏观检查应符合TSG D2002-2006中G1.1对几何形状、卷边中心高度和焊接处错边量的要求。
5.2.2 表面清理
5.2.2.1 检测前应对被检聚乙烯管表面进行清洁,确保检测部位无污垢、油脂、水分、油漆或其它污
染物。
5.2.2.2 被检聚乙烯管表面应是光滑的,如有肉眼可见的划痕等表面损伤,应进行拍照和记录。
5.2.3 标记
5.2.3.1 应对被测接头进行编号与标记,应与管体上已有的其它表面标识不同。
5.2.3.2 应在管体表面对扫描起始点及扫描方向进行标记。
5.3 检测过程控制
5.3.1 卷边检验
5.3.1.1 外卷边完好的在制及在役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 应按照CJJ 63—2018中5.2.3.4进行外
卷边切除及检验,检验后的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 处理程序如下:
a) 对于外卷边检验合格的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 ,应使用专业工具修整热熔对接接头表面残
余卷边,在表面达到平整状态后再进行微波检测;
b) 对于外卷边检验不合格的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 ,则直接判定为质量不合格且后续无需进
行微波检测。
5.3.1.2 外卷边缺失的在役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 ,应使用专业工具修整热熔对接接头表面残余卷
边,在表面达到平整状态后再进行微波
DB11-T 2140-2023 聚乙烯管道热熔对接接头微波检测质量控制要求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10-31 20:45:3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