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43.120
CCS
BJQC T47
北京汽车行业协会 团体标准
T/BJQC 2019014—2023
代替 T/BJQC 2019014 —2021
车载充电机整车 低温匹配试验方法
Matching test methods for power on-borad charger of electric vehicles in low
temperature condition
2023 - 01 - 31发布 2023 - 01 - 31实施
北 京 汽 车 行 业 协 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BJQC 2019014 —2023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试验条件 ................................ ................................ ........... 2
5 试验方法 ................................ ................................ ........... 2
附录A(资料性) 试验数据记录表 ................................ ....................... 5
附录B(资料性) 车载充电机 V2L输出负载种类表 ................................ ......... 8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BJQC 2019014 —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的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文件的发布 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代替 T/BJQC 2019014 —2021《车载充电机整车低温匹配试验方法》与 T/BJQC 2019014 —2021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模式 2”的术语和定义。(见 3.4,2021 年版的3.4)。
本文件由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 车股
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北京汽车行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北汽福
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智车优行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卢董、蒋荣勋、苏伟、白健、岳凤来、吴倩、李祖桥、辛雨、邵长宏、郭凤刚、
张大宇、高阳、王帅、唐金富、张超、崔立志。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21年首次发布为 T/BJQC 2019014 —2021;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BJQC 2019014 —2023
1
纯电动汽车低温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车载充电机与整车低温环境下匹配试验的试验条件及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安装在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上的车载充电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8487.1—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19596—2017 电动汽车术语
QC/T 895 电动汽车用传导式车载充电机
3 术语和定义
GB/T 18487.1 —2015、GB/T 19596 —20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V2L模式 vehicle to load mode
车辆作为供电电源为车载以外的用电设备进行交流供电的工作模式。
3.2
V2V模式 vehicle to load mode
车辆作为供电电源为其他车辆进行交流供电的工作模式。
3.3
双向车载充电机 bi-directional on -board charger ;BOBC
具有从交流电网获得能量,转换为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所需直流电并为其充电的能力,同时具有将
车辆动力蓄电池的能量转换为交流电源,为其他负载或者车辆供电的能力的车载充电机。
3.4
模式2 mode 2
将电动汽车连接到交流电网(电源)时,在电源侧使用了符合 GB/T 2099.1 和GB/T 1002要求的插头
插座,在电源侧使用了相线、中性线和接地保护的导体,并且在充电连接时使用了缆上控制与保护装置
(IC—CPD)
[来源:GB/T 18487.1 —2015,3.1.2.2 ,有修改 ]
3.5
缆上控制与保护装置 in-cable control and protection device ;IC-CPD
在充电模式 2下连接电动汽车的一组部件或元件,包括功能盒、电缆、供电插头和车辆插头,执行
控制功能和安全功能。
[来源:GB/T 18487.1 —2015,3.4.4]
3.6
荷电状态 state-of-charge;SOC
当前蓄电池中按照规定放电条件可以释放的容量占可用容量的百分比。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BJQC 2019014 —2023
2 [来源:GB/T 19596 —2017,3.3.3.2.5]
3.7
放电截止(终止)电压 end-of-discharge voltage
蓄电池正常放电时允许达到的最低电压。
[来源:GB/T 19596 —2017,3.3.3.8.7]
3.8
供电截止续驶里程 end-of-discharge range
车辆作为供电电源进行 V2L/V2V模式供电时,车辆生产厂规定的放电截止电压所对应的车辆剩余续
驶里程。
4 试验条件
4.1 试验温度
车载充电机整车低温匹配试验应在( -20±2)℃的环境温度下进行。
4.2 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符合表 1要求。
表1 试验设备及要求
设备名称 设备要求
参数 精度 数量
功率分析仪 电压:( 0~1000)V ±0.2%rdg. ±0.1%f.s 2 电流:( 0~100)A ±0.1%rdg. ±0.02%f.s
交流充电桩 输出功率≥车载充电机输入功率 — 1
环境模拟试验舱 低温≤-30 ℃ ±2 ℃ 1
4.3 试验车辆及车辆充电机
4.3.1 试验车辆安装的车载充电机应符合 QC/T 895 的要求。
4.3.2 试验车辆的传导充电系统应符合 GB/T 18487.1 —2015的要求。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总则
试验车辆均应进行 5.2.1规定的交流充电桩低温充电试验, 5.2.2缆上控制与保护装置低温充电试
验可选做。搭载双向车载充电机的试验车辆还应进行 5.3规定的低温 V2L功能试验及 5.4规定的低温
V2V功能试验。
5.2 低温充电试验
5.2.1 交流充电桩低温充电试验
5.2.1.1 将试验车辆动力蓄电池放电至 SOC为5%。
5.2.1.2 将试验车辆移动到温度为( -20±2) ℃的环境模拟试验舱中,对车辆进行低温浸车,浸车时
间为16 h。浸车期间车辆下电,车门、车窗、前舱盖、行李舱盖 /背门均关闭,各用电器处于关闭状态。
5.2.1.3 断开试验车辆低压蓄电池负 极。按照图 1所示将功率分析仪电压、电流采集线分别与车载充电
机输入/输出电压、电流端连接,启动功率分析仪。
5.2.1.4 连接试验车辆低压蓄电池负极,使用交流充电桩为车辆进行充电,试验过程中使用功率分析
仪以2 kHz的频率记录并保存车载充电机启动瞬间及稳定工作时的输入 /输出电压、电流数据及波形。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BJQC 2019014 —2023
3
说明:
电流1——车载充电机输入电流
电流2
T-BJQC 2019014—2023 车载充电机整车低温匹配试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5-17 10:45:0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