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全网最新的团体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7.140.10 CCS X 55 焙烤食品配料专用抹茶 The matcha for bakery ingredients 2022 - 12 - 08发布 2022 - 12 - 31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团体 标准 T/ZZB 2944—2022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ZB 2944—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 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 。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绍兴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中心、绍兴市综合农 业开发中心、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绍兴市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 局、兰溪英特茶业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沈 炜 、徐海霞、汪素琴、沈国军、张水峰、陈旭东、金李慧、戴超、郑国建、 冯婷婷,施元旭、姚水滨 。 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郑玲。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ZB 2944—2022 1 焙烤食品配料专用抹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焙烤食品配料专用抹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焙烤食品配料的专用抹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 茶 取样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14456.1 绿茶 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T 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T 34778 抹茶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ZB 2944 —2022 2 GB/T 14887 、GB/T 3477 8以及下列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焙烤食品配料专用抹茶 the matcha for bakery ingredients 经过7天以上遮阳覆盖的鲜叶经蒸汽或热风杀 青、干燥 ,再经恒温 条件下超微粉碎等多道工序加工 而成,具有覆盖香 的可用作焙烤食品配料的粉体绿茶。 4 基本要求 4.1 设计研发 应具备满足客户需求的设计开发能力,考虑食品安全及品质诉求,设计开发是不得添加叶绿素铜钠 盐。 4.2 原材料 用于加工焙烤配料的专用抹茶必须经过 7天以上遮阳 覆盖的无性系茶树鲜叶原料 。 种植过程 不得使 用化学农药。 4.3 工艺与装备 4.3.1 生产过程采用低温研磨和一体化生产的工艺 。 4.3.2 粉碎、过筛、内包装等工序应在 30万级洁净区进行 。 4.3.3 应具备剔除异物的工序和设备如过筛、金属探测等 。 4.4 检验检测 应具备感官、色差、粒度及微生物等项目的检测设备和检测能力。 5 技术要求 5.1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外形 色泽 鲜绿明亮 颗粒 柔软细腻均匀 内质 香气 覆盖香显著 汤色 浓绿 滋味 鲜纯味浓 5.2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 2的规定。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ZB 2944—2022 3 表2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颗粒度D60 ,μm ≤ 17um 水分,g/100g ≤ 6.0 总灰分, g/100g ≤ 8.0 茶氨酸总量, g/100g ≥ 1.0 5.3 污染物限量 农药残留限量 应符合GB 2763的规定。 5.4 微生物限量 应符合表 3的规定。 表3 微生物限量 项目 采样方案 a及限量 n c m M 菌落总数, CFU/g 5 2 3×103 104 霉菌计数, CFU/g ≤ 100 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得检出 a 样品的采样和处理按照 GB4789.1 执行。 5.5 净含量 应符合《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 6 试验方法 6.1 感官要求 按GB/T 34778 的方法测定 。 6.2 颗粒度 按GB/T 34778 的方法测定 。 6.3 水分 按GB 5009.3 规定的方法测定 。 6.4 总灰分 按GB 5009.4 规定的方法测定 。 6.5 茶氨酸总量 按照GB/T 23193 的规定测定 。 6.6 污染物限量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ZB 2944 —2022 4 按GB 2762规定的方法测定 。 6.7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按GB 2763规定的方法测定 。 6.8 菌落总数 按GB 4789.2 规定的方法测定 。 6.9 霉菌计数 按GB 4789.15 规定的方法 测定。 6.10 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分别按GB 4789.4 、GB 4789.10 规定的方法测定 。 6.11 净含量 按JJF 1070 中规定的方法 测定。 7 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7.1.1 产品出厂需经工厂检验部门逐批检验合格,附产品合格证方能出厂 。 7.1.2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指标、水分、灰分、颗粒度、菌落总数、霉菌计数、净含量、标签 。 7.2 型式检验 7.2.1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中规定的全部项目 。 7.2.2 每一年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 7.2.3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试制鉴定 ; b) 正式生产时,如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 c) 出厂检验的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 d)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 7.3 组批 同一时间(班次)、同一规格包装的产品为一批次。 7.4 抽样方法和抽样数量 符合GB/T 8302 的要求。 7.5 判定规则 检验结果以所有单项指标符合要求,则判定产品质量合格,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文件规定,则整批 产品判为不合格品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pdf文档 T-ZZB 2944—2022 焙烤食品配料专用抹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ZZB 2944—2022 焙烤食品配料专用抹茶 第 1 页 T-ZZB 2944—2022 焙烤食品配料专用抹茶 第 2 页 T-ZZB 2944—2022 焙烤食品配料专用抹茶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4-16 13:56:5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